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國務院日前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經營者採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
“自動續費”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近年來,許多網絡平台以盈利為目的,只向會員提供內容和服務,大量消費者不得不開通會員,而自動續費成為消費者頻頻遭遇的“陷阱”。開通續費只需輕輕一點即可支付,消費者想要退訂時卻發現“百轉千回”,不是程序繁瑣就是壓根沒設置“取消”功能。這樣的自動續費套路,有違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利於平台和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自動續費服務幫用戶省去了每月續費的麻煩,且享受開通優惠,由此助力平台積累更多長期會員。這種商業模式本無可厚非,但必須建立在消費者清楚知曉並同意的基礎上。如果默認自動延期、自動扣款,就有強制消費之嫌。而對於開通和關閉自動續費,法律法規的態度一直很明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明確指出,網絡交易經營者採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5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工信部、中消協等部門、組織,也均對涉及自動續費取消難的APP予以通報、要求整改。然而,不合理的自動續費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究其原因,部分網絡平台在自動續費上“動腦筋”,一方面是“利”字作祟,為了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雖然“被續費”的單筆金額不大,但考慮到問題具有普遍性、反復性,消費者累計損失的金額也不是小數目;另一方面是違規成本不高,而用戶維權卻要花費大量精力。為此,監管部門有必要主動出擊、從嚴處罰,繼續提高違法成本,以形成有效震懾。此次《條例》的出台,也從法律層面為自動續費劃定了紅線,將進一步築牢消費者權益“防護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前各種技術已日趨成熟,有必要建立健全退訂服務的行業標準,比如,可要求支付平台在默認代扣前5日對消費者的顯著提醒短信中附上退訂鏈接,讓消費者實現一點即退、輕鬆退訂。至於大大小小的網絡平台,也應該有尊重用戶權益的基本自覺。靠一些小伎倆來忽悠用戶充值消費,固然能賺得一些短期利益,卻注定不可能長久。衹有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讓各項服務收費標準和收費方式都清晰透明,才能真正增強用戶黏性,實現長遠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