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下一個五年的發展規劃,拿出這一政策目標的調整,首先是經濟現狀的催迫。新五年規劃的起草制定,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經濟下滑,各類矛盾和問題充分暴露的背景之下,其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發展模式的缺陷和經濟的失衡。這場金融危機,暴露出中國經濟過分倚重投資和出口,以之換得高速增長。現在發展模式要改變,要走主要依靠內需之路,經濟結構要調整,要解決消費失衡的問題,不能不強調“民富”。
有意強調“民富”方針,還因社會矛盾加劇的壓力加大。中共建政60年,30年吃社會主義“大鍋飯”,30年改革開放。目前中國成為經濟大國,國已開始強了,但民還不大富,經濟發展的主要成果,被國企壟斷集團、資本利益集團、權力腐敗集團瓜分,人民生活水平雖有提升,但沒能享受改革開放成果,貧富差距還在不斷拉大,現在已進入矛盾高發期。再不調整政策目標,問題更大。
因此,由“國強民富”到“民富國強”,看似兩個詞組的小小換位,實則反映出中國大陸經濟、社會、政治亟待變革的核心問題。但真正著手做起來,“民富國強”不僅要作為新詞寫進新的“十二五”規劃中,還當在這個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裡,有全面的政策性配套。
具體而言,在“十二五”規劃中展開的“民富國強”新旗下,理當在收入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確的政策性措施,建立起一整套保障民生的機制。與之同時,也要有相應的體制改革配套,如打破壟斷體制、解決政府職能問題、理順價格體系、完善金融財稅體制等。
當然,從根本上來說,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政策目標,還要有社會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護航和配合,方能成功實施。所以我們期盼另一份重要文件,即中共18大胡錦濤的最後一份政治報告,也要在“民富”的問題上,做一番文章。
“規劃規劃,墻上掛掛”,是說規劃常有落實難之慮。“十二五”規劃的“民富國強”目標,明秋獲得中共中全會批准,後年再提交新一屆全國人大審議。但對這一戰略性調整,不必等上兩年,自當立即著手做起。較理想的做法,是今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按這一新口號作出政策性調整,提前實施,為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全面實施,先打下基礎,確保調整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