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國角逐,時間在中國一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0 09:36:48  


 
  去年7月份在意大利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上,中國還屬於“+5”中的第二等級參與國之一。而現在20國集團的風頭已經蓋過了過時的八國集團,中國是其中的核心國家。

  不過,不可能指望中國以我們以前見過的方式履行領袖角色。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項目主任沈岱波(德博拉•塞利格索恩)說,“如果說中國在尋找新角色的時候態度謹慎,並且經常處於守勢的話,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中國歷來就是這樣看待國際關係的。

  20世紀中葉至晚期的全球體制是在沒有聽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見的情況下確立的。沈岱波說,中國“通常扮演著局外人的角色,但如今中國有希望迅速轉變為首要關鍵角色”。

  傳統的外交談判的特點恰到好處地契合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目前的運作方式。中國領導人產生於黨的官僚體制,而不是西方或印度、巴西等其他大國那樣的公眾選舉政治。中國領導人在談判中不可能改變預先確定的立場。

  從經濟增長中顯著受益的是國有企業,與此同時,工資水平則停滯不前。中國經濟規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中國仍是個窮國,人均收入還很低。這是一個政黨國家,其體制明顯不同於在後工業化的現代世界中取得過領袖地位的其他國家——蘇聯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例外。

  但是蘇聯的經濟在當時與世界其他多數國家沒有什麼關聯,不像今天的中國經濟那樣與全球融為一體。

  中國領導人傾向於推遲國內事務中令人棘手的決定。他們喜歡在國際舞台上做同樣的事情——例如對伊朗研製核武器的問題,就像在朝鮮問題上一樣。中國青睞像六方會談這樣的委員會式程序,以便使各方有盡可能長的時間談判,避免必須採取可能使一方或另一方受到孤立的行動。

  北京希望對其貨幣做同樣的事情,推遲任何重大的調整。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就像在伊朗問題上一樣,中國新的地位正使它遭遇越來越難以躲避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