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國際好感度發生逆轉對北京的警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09:35:34  


 
  但是,同樣一份調查報告,對美國是好消息,對中國則是警訊。因為28國受訪者,覺得中國對世界持正面影響的,與覺得是負面影響的大致相當,但是,以年平均數來看,對中國持正面看法者,由五年前的49%,降低到31%。由此可見,普通民眾對一個國家的正面印象,與領導人握手時是彎腰還是筆直身板,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一種綜合的國家印象觀感。中國值得警惕的是,這幾年來,中國崛起,國力直線上升,國際能見度和作用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奧巴馬在訪華時打出了美中共管世界事務的概念,但中國在國際上的好感度則是走了相反的路線,在往下降。

  除了一般的嫉妒心態,或者強大之後對別國自然產生的壓抑之外,中國肯定有值得反省的地方,是否外交上太過“強悍”,是否經貿合作上沒有注意平等,是否在非洲的開發有“暴發戶”行為,是否中國的遊客在各地不太文明,“財大氣粗”等等。

  以往中美競爭,國際社會尤其是第三世界,都站在中國一邊,讓中國“得道多助”,雖弱但可以理直氣壯,如今這種局面是否出現了轉變的契機?更值得關注的是,奧巴馬在不斷鞠躬的時候,中國國內的狹隘民族主義力量還在指責胡溫太軟,還在要求中國要有更多的“霸氣”,以提升民族的自信心。

  如今,美中在世界好感度的逆轉,讓中國要正視一個事實:中國的強大是要走美國過去的道路,讓別人討厭,還是中國要跟奧巴馬一樣,重視國家的“軟實力”,以謙卑贏得尊重。

  這當然不是說,中國領袖也要依樣畫葫蘆,像奧巴馬那樣彎腰與別人握手,而是中國這個壯大起來的整體,能夠不傲慢,不“暴發戶”,不我行我素,堅持寬容理性和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又不是“自掃門前雪”,而是承擔起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要不然,中國在還沒有達到美國實力的時候,就可能“享受”到美國霸權主義的“待遇”,那就是國際社會的不滿抱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