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援外:為更成熟的國家定位展開探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9:50:43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20日載文《中國援外:為更成熟的國家定位展開探索》,文章說,中國援外工作60年了。這60年來,中國的國力、國家定位和國際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援外工作的形式、性質和前景也發生了不少變化。過去60年,援外工作是中國審視外部世界,以及通過審視外部世界而反觀自身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基礎上,看中國未來的援外工作,人們也可以從中國長期發展的高度,有一些更深的思索。

60年中國援外的兩條心理線索

  從整體上看,過去60年的中國援外工作循著兩條心理線索展開:一、循著中國對自身國家政治定位的線索展開;二、循著中國對東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秩序的認知展開。這兩條線索在過去60年,尤其是前30年有其客觀的國際和國內政治狀況因素,同時也糅合了中國近代與西方世界關係的的極其錯綜複雜的情緒因素。

  但時至今日,無論是國際、國內環境,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崛起而出現的中國與西方世界的關係,都呈現出與過去60年之前30年截然不同的形態,因此未來的中國援外工作,在繼承過去援外工作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必然從新的中國自身定位和新的東西方秩序出發,既反映這一全新的本質,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領這一全新的趨勢。

前30年:無私的道義援助

  60年前中國援外工作開始時,新中國不但作為一個新生的政權剛剛誕生,而且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陣營和反帝陣營的一員,雖然積弱貧窮,但卻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角色。如果說,這只是新中國對自身的政治定位,那麼這種政治定位及其產生,本身就來源於中國近代遭受西方奴役的屈辱歷史,也是中國幾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夢想。 

  這種來自歷史、文化深層的政治定位,首先決定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外交政策之下的援外政策。因此,中國援外工作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主要是前30年)內是服務於中國當時的外交戰略,以經濟上的低收益乃至無收益,換取被援國在政治上對中國的支持。不僅如此,在更大的層面上,中國的對外援助是無私的和不附加任何條件的,以實現中國對有關國家在道義上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