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劇,這一歷史瑰寶處境岌岌可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6 10:05:58  


 
  “客觀上講,現在京劇的確存在許多困難,”中國戲曲院資深教授喬翠榮說,他總結目前京劇狀況認為“人們對金錢和現代化等西方事物更感興趣,所以我們的文化也就丟失了一些內容。”

  現在就認為京劇已成為歷史文物尚為時過早,但必須明確的是,現在的京劇已經不是18世紀到20世紀初的京劇了,那時京劇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流行的娛樂形式。近年來大型的全國性演出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雖吸收了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卻並未有傳統戲劇的出現。還有知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普契尼的《圖蘭朵》也盛大上演。歌劇一度被視為西方舶來品而被禁止,因為那被認為是對中國的侮辱。

  在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京劇當然也沒有從中受益,京劇被批為是封建主義殘餘和反動派。但文革後,幾乎任一種藝術形式,包括西方音樂和現代舞蹈都恢復了蓬勃的生命力。但京劇面臨著特別的困難,除了隨著內行觀眾的老齡化,觀眾越來越少。
 
  “你對京劇了解越多,你就越熱愛它,”劉華(音)說,她之前是京劇演員現在戲校教課。“問題在於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懂京劇,越來越少有人有時間或者愛好京劇。”而且京劇對演員和觀眾都要求特別高。

  “學京劇要花很長時間,至少有8到10年的工夫你才算剛剛入門,”喬先生說。“整個京劇表演很慢。不像電影,現在的人們希望什麼事都快點。這也是我們年輕觀眾越來越少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