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債泛濫,會給銀行系統造成極大負擔。 |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6月29日載文《中國地方債瀕危》,摘要如下:
自中國政府2009年啟動應對金融危機的宏大經濟刺激計劃以來,中國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債務。這一問題人們早已意識到。但直到現在,這場“狂歡”的全部後果才逐漸清晰。
情況不太好。中國首次針對地方財政狀況開展的審計顯示,各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10.7萬億元人民幣(合1.656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30%。其中有許多貸款被認為質量不高。總體上,它們可能會導致銀行系統不良貸款激增。
債務總額激增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之後地方政府在財政方面的限制得到放鬆。中央政府建立了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默許地方政府繞開一項限制它們從銀行貸款的規定。這一政策催生了隱性的債務積壓。一位中國官員表示,這些債務中有許多投資去向不夠明智,投入到了監管鬆懈的項目中,其中大約四分之一無法產生收入。
誠然,中央容許地方政府沉湎於無節制的、導致負債的揮霍,是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反彈的一個關鍵原因。銀行資本為政府刺激方案充當了某種形式的力量“放大器”。然而,問題如今正浮出水面。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地方政府從銀行大舉借貸,它們認為,自己造成的財政問題越大,中央政府最終為其紓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許多地方政府現在可能已無力償還欠下的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