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即時新聞 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網評論:莫言家鄉重建莫言文學館可休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4 10:16:37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人民網海南視窗評論員宇田的文章:最近,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在中國刮起了一股“諾貝爾獎”和“莫言熱”的旋風!這不,莫言的家鄉山東省高密縣地方政府也坐不住了,他們認為高密“原有的莫言文學館地方太小,無法滿足接待需求,決定重新建設莫言紀念館。”(揚子晚報)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這句話用在莫言身上也不不太合適,因為莫言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成名了,但此次山東高密政府重建莫言文學館的理由卻是“隨著莫言名氣越來越大,這裡面已經滿足不了接待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事,作為獲獎當事人的莫言,在獲獎後卻表現得十分冷靜。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表示,“聽到獲獎的消息,我很高興。但是我覺得獲獎並不能代表什麼。”莫言說,接下來還是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創作上。同時,日前有消息指出,在舉辦了兩次媒體見面會後,莫言表示將“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的“不再接待”和當地政府“無法滿足接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當然和兩者的不同出發點有關。

  莫言的“不再接待”不僅是對媒體不斷重複提問的拒絕,同時也是對獲獎後冷靜的思考。有國內知名作家表示,莫言對於文學的創作態度十分難得。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紅遍大江南北的莫言,二十多年來能夠不被各種“光環”所影響,潛心寫作,持續推出高質量的作品,這一點十分難得。

  而當地政府的“無法滿足接待”則可能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為名人重修紀念館提高當地知名度,提升“文化軟實力”,甚至把莫言文學館打造為旅遊景點。然而,重修莫言文學館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莫言獲獎固然值得慶賀,但在慶賀之餘,我們應該深挖莫言獲獎背後的故事,學習莫言潛心文學創作、不為名利所惑的精神,而不是為莫言多修幾座文學紀念館。

  縱觀當今社會,各行各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而莫言在眾多“光環”下依舊潛心創作的精神不正是這些人所缺乏的嗎?“莫言熱”背後的“冷”則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