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科技 ->> 國際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中國投資模式更適合非洲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13-01-02 16:21:59


 
  世界銀行2009年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在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從2001年至2003年的每年不到10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至2005年的每年約15億美元,2006年增加到70億美元。2012年7月,中國宣布未來3年為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據計算,2010年至2012年中國的投資總額為1010億美元。

  這一切到底能給非洲帶來多少好處?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對中國在非洲的作用並不樂觀。她在2012年8月訪問非洲時表示,與美國相比,中國並不關心非洲大陸的民主和人權,而美國致力於建立一種可持續的合作模式。她警告說,一種“新的殖民主義”正在威脅非洲大陸,並表示,“我們知道,在殖民時期,來到這裡,帶走自然資源,收買領導人,然後離開,是很容易的”。

  中國駐南非大使田學軍表示,某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總是對中非關係發出不負責任的言論。畢竟,無論是談到殖民主義還是新殖民主義,西方的歷史都不能說是清白的。回顧美國與剛果(金)獨裁者蒙博托.塞塞.塞科的密切關係就足以明白這一點,而蒙博托只是華盛頓支持過的大量非洲獨裁統治者之一。

  首先,中國自身發展經驗具有指導性價值。其次,中國滿足了非洲對重要基礎設施的需求,並且成本更低、官僚作風更少、速度更快。最後,中國為非洲提供了一種更積極的模式,使非洲成為互惠互利、共同繁榮的夥伴,而不是要求援助的破敗大陸。

  中國在非洲的故事將繼續發展變化並伴隨著爭論,但非洲人和中國人在日常交往中仍會達成共識。危險的衝突會使雙方受損,而中國人的聲譽最終取決於中國是否會做對非洲大陸最有益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