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日前有美國反華政客再次出台所謂的“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制裁48名特區官員、司法人員,稱要追究相關人士協助執行香港國安法侵犯人權的責任云云。特朗普第二總統任期才剛開始,美國反華政客便迫不及待打“法案牌”,無疑再次警醒世人,雖然特朗普近來對華釋出些許善意,但反華依舊是美國朝野的共識,這更不會是美國最後一次試圖“打香港牌”遏制中國。但即便如此,過去的經驗已經充分表明,類似的“法案牌”、“香港牌”又何曾成功過?美國制裁再多,也動搖不了特區官員、司法人員維護國家安全、捍衛香港法治的堅強意志,美反華政客干預香港事務和司法的圖謀,注定不可能成功。
相關法案由反華政客金映玉和麥戈文共同提出,並制訂了一份包括特區官員、司法人員以至私人律師的制裁名單,要求總統特朗普在法案生效後180天內,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是否對相關人士實施制裁的決定。
二人聲稱,法案“彰顯了美國對港人的承諾”、“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對港人表達真誠支持的最低要求”。他們嘴上說的是支持港人,但所謂的“港人”,恐怕只是反中亂港分子。畢竟如果這些美國政客真的關心支持香港,就不會對黑暴期間的打砸搶燒視若無睹,也不會抹黑攻擊讓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香港國安法,更不會一再把威脅港人安危、拖垮香港經濟民生的黑色暴亂,偽裝成所謂的“民主運動”。
世人早已認清雙標“美式民主”
“美式民主”是如何雙重標準,世人早已認清。最新的例子是特朗普上任後隨即簽署行政命令,特赦1500名曾參與國會山莊騷亂的犯人。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曾將香港黑暴說成是“美麗風景線”,卻對特朗普特赦暴徒大發雷霆,直斥是對美國司法體系的極大侮辱,以及對當天保衛國會執法人員的冒犯。
同樣的批評,也可以套用在今次的法案之上。現在美國反華政客要求以制裁特區官員和司法人員,威脅香港不再落實國安法,又何嘗不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極大侮辱?何嘗不是對維護香港秩序的執法人員、守護香港法治的司法人員的冒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