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世界 ->> 專家觀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歐民眾抵制美國 美歐關係裂隙凸顯
http://www.CRNTT.com   2025-03-07 12:22:41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在對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講時說,美國“無論如何都將得到格陵蘭島”。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數小時後,記者打開電腦發現,成立僅一個月的社交媒體平台“臉書”丹麥語群組“抵制美國”,其成員數量已突破了6萬。

  在瑞典,同樣號召抵制美國商品的“臉書”瑞典語群組,成員數也達到了4萬。該群組早已有之,但其成員數激增,恰恰發生在美國領導人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執之後。在芬蘭,“抵制美國”運動也在網絡上發展。3月4日,在芬蘭本土論壇“孩子們”上,有人發帖號召芬蘭民眾抵制美國產品,截至目前已收穫400多條跟帖回復,絕大多數表示支持。次日,芬蘭知名報紙《鄉村未來》發布的民調顯示,已有50%的芬蘭人不再信任美國。

  拒絕美國商品意味著要放棄蘋果手機、可口可樂、特斯拉汽車和流媒體公司“奈飛”。即便如此,對美國產品“說不”的消費者正在不斷增加。據丹麥廣播公司報導,越來越多北歐人正投身抵制美國商品的運動。為呼應消費者訴求,丹麥零售業巨頭薩林集團決定在其下屬超市中對美國商品進行“特殊標記”。北歐民眾還在社交媒體中分享如何找到美國商品“平替”的經驗。有人直言,在“臉書”上集結,就是要在美國人擁有的社交平台上“抵制美國”。

  這股“抵制美國”的浪潮,不僅席捲了普通民眾,還蔓延至北歐企業界。在社交網站“紅迪”的瑞典區論壇上,一名網民發帖稱:“我經營一家科技公司,我們將完全停止使用亞馬遜雲計算服務,轉而使用法國的同類服務。我們現在也用深度求索(DeepSeek)替代了ChatGPT,因為顯然中國比美國更可靠。”該帖子收穫近3000個點贊,1300多條評論。

  在挪威,燃料供應商哈爾特巴克燃料公司近日宣布,將暫停向美國海軍供應燃料。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居納爾·格蘭表示,這是為了抗議美國對待歐洲和烏克蘭的方式。

  北歐多國民眾從對美國“親密追隨”到如今將其視為“抵制對象”,這一態度的巨大轉變,反映出美歐關係正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深刻的信任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