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港口交易備受關注 政界:應共同抵禦美方霸凌 “世界風雲變幻,大生意難有純商業行為”
當今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持續受到高度關注。在時代的浪潮中,商人如何在實現個人商業價值的同時,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引發了廣泛討論。
“香港商業史始終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強盛則商界興旺,國家受壓則企業受困。”多名政界人士表示,在中美角力下,長和若最終完成交易,將增加美方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變相支持美方打壓中國國際經貿空間,甚至關乎民族復興偉業。香港商界絕不能漠視國家利益,應當堅守底線,共同抵禦美方霸凌,以國家大局為重。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全球6%的海運貿易經此通行,中國商船貨運量占比達21%,是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貿易的核心要道。不少聲音指出,特朗普和美國方面一點都沒有把這個交易視為“普通的商業行為”,而是毫不掩飾、肆無忌憚地直接插手、操縱,完全將其作為推行全球霸權的手段。
政經緊扣 要考慮國家需要
“政治和經濟一環扣一環,很難完全純商業考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說,當今地緣政治下越發複雜,不少國家戰略性的產業,都會有特定准入門檻,亦有不同的部署。這次涉及港口業務屬重要的戰略內容,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該盡力助力國家的發展,也要考慮到國家實際的需要,從而去作最好的商業決定,尤其戰略性產業,必須要承認是很難完全衹有商業考慮的。
李慧琼指出,由於受到特定准入限制,內地或香港企業在海外參與戰略項目並不容易。此外,中國在部分關鍵領域仍面臨“卡脖子”問題,這並非個案,而是當前國際環境的現實寫照。在全球快速發展與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各方對此應有深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