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人與自然 ->> 首頁分類 】 【打 印】 
新研究確認一顆位於宜居帶上的“超級地球”
http://www.CRNTT.com   2025-01-29 20:51:33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英國牛津大學28日發布公報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證實在一顆類太陽恒星的宜居帶附近存在“超級地球”。這一成果為未來尋找可能適合生命生存的類地系外行星提供了更多線索。

  新華社報導,“超級地球”也被稱為超級類地行星,是一類巨大的類地行星,通常由氣體和岩石組成,其質量可達地球的數倍以上。一些研究人員推測,這類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HD 20794 d,質量是地球的6倍,距離地球約20光年,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運行。它的軌道位於該星系的宜居帶內,這意味著它與恒星的距離合適,其表面能維持液態水存在。液態水是生命所需的一種關鍵成分。

  這顆行星最早由牛津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邁克爾·克雷蒂格尼爾博士於2022年發現。克雷蒂格尼爾博士在分析智利拉錫亞天文台的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光譜儀記錄的存檔數據時,發現了一個候選系外行星信號,但由於信號微弱,無法確認其具體來源。

  為驗證這一信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HARPS及同樣位於智利的岩石態系外行星和穩定光譜觀測階梯光栅光譜儀(ESPRESSO)在過去20年裡記錄的高精度數據。研究人員表示,要將行星信號與背景噪聲和儀器差異區分開來,需要先進的處理方法和細致的分析。通過結合兩台儀器的結果,研究人員最終證實了這顆“超級地球”的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這顆行星位於相關星系的宜居帶,但現在判斷它是否能孕育生命還為時過早。與大多數行星不同,HD 20794 d的軌道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這使得它與恒星的距離會有較大變化,即在一個運行周期內會從宜居帶的外緣移動到內緣。不過,研究人員認為,HD 20794 d將為未來探測太陽系外生命跡象的太空項目提供寶貴的測試案例。

  研究報告已發表在新一期國際期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