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揭秘:周恩來最後一次見外賓 竟成政治預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6 10:23:47  


1975年9月7日下午,周恩來在醫院會見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蔣本良自1961年從駐羅馬尼亞使館調回外交部蘇歐司工作以後,逐步擔任了中央領導的主要羅文翻譯工作。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外交的掌舵人周總理對發展中羅關系賦予了特殊的關注,親自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摘錄了蔣本良同志回憶病重中的周總理會見羅馬尼亞外賓的經過。這是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其中展現了老一代領導人的高尚風範。

  病勢危篤中,周總理答應會見羅馬尼亞客人

  那是1975年8月28日,羅黨中聯部長安德烈約見中國駐羅大使李庭荃時告知:羅共中央執委、中央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將率黨政代表團赴越南參加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要求在訪問越南後順道訪問中國,以同中國共產黨互通情況,交換意見,發展友好關系。安德烈強調說,維爾德茨是黨中央第二書記,主管組織工作,是齊奧塞斯庫總書記的親密同事,他還兼任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委員。

  李大使當即發電報報告中聯部。中聯部考慮到維爾德茨在羅黨內地位較高,又從未來過中國,在9月1日給中央的請示報告《關於羅赴越代表團回程經北京逗留問題的請示》中,建議同意維爾德茨訪問中國:“中央:八月二十八日,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書記安德烈約見李大使說,受齊奧塞斯庫同志的委托,請轉告中國領導,羅代表團從河內回國時希望在北京逗留,同中國領導會晤,介紹國內情況和就一些國際問題交換意見。代表團將於九月五日乘河內至北京航班抵達北京……對羅黨提出的這一要求,我們建議,可予同意。維爾德茨在羅黨內地位較高,從未來過中國,因此羅這次提出赴越代表團順道訪問中國,一方面是表示同我黨有友好關系,並互通情況,交換意見,另一方面也想讓代表團成員借此機會在中國進行參觀訪問。”

  關於羅方要求同我黨領導人會晤問題,請示報告對羅方的意圖作了估計:“考慮到羅代表團系順道訪問,今年五月底保羅·尼古列斯庫率領的羅政府代表團來華時,已同李先念同志就國際形勢、中羅雙邊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會談,因此,目前羅方不會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問題要談,可能就羅國內情況和一些國際問題通報情況,交換意見。”請示報告也對我方要談的問題,作了一些建議:“我除一般介紹國內形勢外,國際方面也可就最近幾個月來的一些新情況,特別是有關印支、東南亞方面的情況向羅做一些通報。”

  中聯部也為代表團制定了訪問日程。計劃抵京當天晚上,由紀登奎副總理宴請歡迎。兩次會談也都由紀登奎主持。參觀遊覽項目有故宮博物院、北京針織總廠和頤和園。至於我方會見的領導人,建議“擬請鄧小平會見”。然後9月8日晚,乘法航班機離京回國。

  1975年9月5日星期五下午5時,以維爾德茨為首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乘CA902航班自河內抵京。團員中包括羅共中委、國防部副部長兼最高政委會書記格奧爾基·戈莫尤少將和羅共中聯部副部長瓦西里·山德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中聯部部長耿飈、中組部部長郭玉峰和中聯部副部長張香山等前往機場迎接。在赴賓館途中,維爾德茨向耿飈表示,希望親自向周總理轉達羅黨政領導和羅馬尼亞人民的問候,並要轉達一個口信。當時,在醫院住院的周總理身體極度衰弱,病勢危篤,已不允許再進行接見外賓的緊張工作了。但是對工作從來奮不顧身的周總理,仍在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憂心如焚,他還是答應了客人的請求,同意會見維爾德茨。

  根據新情況,中聯部立即擬定了新的《周總理會見羅黨政代表團具體安排》的請示,其中預定時間為“9月7日晚上7時30分”。參加人員,羅方為代表團成員三人及羅駐華大使共四人;我方為紀登奎、耿飈、郭玉峰、張香山;工作人員有翻譯蔣本良、接待組組長邢竹芳和蘇東組副組長穀力虹。《安排》規定“發消息、照片、拍電影電視”。

  “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麽,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

  1975年9月7日上午,我正陪維爾德茨和羅馬尼亞代表團參觀北京針織總廠,邢竹芳組長趕來通知我們:周總理將滿足羅馬尼亞代表團的要求和盼望,馬上就要會見他們。這個消息使維爾德茨和代表團的成員們無比激動和興奮。周總理住院以後,我也很久沒見到他了,非常希望能有機會探望他,所以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動。

  下午1點正,我隨車陪同維爾德茨和代表團兩名團員以及羅駐華大

  使格夫里列斯庫,來到緊靠中南海的305醫院。當我們走進醫院門廳時,周總理在紀登奎、耿飈同志的陪同下,已經站在那里等候客人。以前,周總理每次會見外賓,總是先期到達會見地點,迎接客人,以示禮貌。此時重病的周總理,依然保持了這種外交禮節和風度。

  周總理同客人們一一握手以後.就在簡樸的醫院門廳同客人們合影留念。為了不多耽擱周總理的時間,不使他過分勞累,我們幾個工作人員按預先排好的次序,以最快的速度,讓全體參加會見的人員排列好。

  當時周總理的身體狀況是不允許作長時間談話的。所以,這次會見本來只計劃合影留念,握個手,簡單交談兩句。但是,周總理卻執意把維爾德茨請到了會客室。周總理當時穿的仍是原來的中山裝,可是卻顯得空蕩蕩的,更襯托出里面瘦弱不堪的身體。從醫院門廳到會客室短短十幾米的路程,對重病的周總理來說也是艱難的。紀登奎想上去攙扶一下,但周總理拒絕了,他邁著艱難而堅毅的步子,支撑著瘦弱的身軀,一步一步移動著走完了這段路。

  記得周總理自從病重以後,會見外賓時總是讓客人坐松軟的沙發,自己坐高沙發椅子。可是這次,周總理坐的是和外賓一樣的單人沙發。當周總理走到沙發邊時,首先舉手請維爾德茨落座,然後自己緩慢地坐了下來。坐時把右手拳指頂在沙發座上,左胳膊肘撑在沙發扶手上,好像在支撑和减輕著微微前傾的身體重量。雖然身體已很衰弱,但周總理面容慈祥和藹,聲音還是那樣剛勁有力,目光炯炯,濃眉似劍。

  看到大家坐下後,邢竹芳趕緊過來轉達醫生的意見,通過我告訴維爾德茨說:“說話盡量簡短,就談二十分鐘。”

  周總理說:“醫生不讓我多說話,所以你說,我聽。”維爾德茨表示非常感謝能有機會見到周總理。羅黨領導和總書記本人向毛主席、周總理表示最誠摯的問候和最良好的祝願,祝周總理幸福健康。

  周總理表示了感謝。他一個個地點名請維爾德茨轉達對羅馬尼亞領導人的問候,從羅總統、總理到熟悉的老朋友。周總理還特別關切地詢向了當時同樣身染沉屙的波德納拉希第一副總理的健康情況:“他的病怎麽樣?聽說他也很困難?”當維爾德茨說,波德納拉希也不大好時,周總理又一次要維爾德茨回去後代他問好。接著,當維爾德茨說:“我和紀登奎同志會談得很好,一致認為要進一步發展兩國各方面的友好合作關系”時,周總理再次堅定地說:“我們兩黨、兩國的關系很好,今後一定能發展得更好!”

  接著,維爾德茨詢問了周總理的健康情況,周總理顯示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對生死問題的達觀坦然與大無畏,他泰然而詼諧地談到死神的來臨時說:“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麽,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接著,周總理感慨地說:“時間過得真快!還只有10年,就在10年前,我到布加勒斯特去參加喬治烏-德治的葬禮,大衣也沒穿,步行走了一個多鐘頭。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就連幾分鐘也走不了了!”這是多麽真切感人的話啊!為了沖淡這過於凝重的氣氛,周總理無限深情地回憶起了以前訪問羅馬尼亞的美好印象:“我再也不能看到漂亮的布加勒斯特了,但是我還可以從電影上、從照片上、從圖畫上看到她!”這寥寥數語,是一位即將告別人生的偉人抒發出的對人生的無限熱愛,是多麽感人肺腑啊!翻譯著這些話,我的眼泪禁不住奪眶而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