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949年後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4 12:11:36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毛澤東把曾經提出的給蔣氏父子的寬大政策,加以細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形成了和平統一祖國的總體構想。後來周恩來把毛澤東的這些構想概括為“一綱四目”。毛澤東、周恩來都向曹聚仁談了“一綱四目”。他們怕蔣介石不放心,還於1963年通過過去與蔣介石、陳誠二人關係都比較好的張治中致信陳誠,在信中轉達了“一綱四目”的基本內容。

  “一綱四目”的具體內容是:“一綱”:只要台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總裁(指蔣介石)與兄(指陳誠)意見妥善處理。“四目”:第一,台灣回歸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事安排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第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第三,台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後進行。第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毛澤東、周恩來在與曹聚仁的談話中除了再次強調這“一綱四目”的內容外,還強調:過去我們談的意見,不是我們個人的,是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意見,是官方的,請蔣介石放心。毛澤東還提到,蔣介石有什麼條件,有什麼意見,可以提,我們一定認真考慮。

  曹聚仁到台北後,向蔣氏父子講了毛澤東的這個意思。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一番研究,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他們的這些條件,有與毛澤東想法一樣的,也有與毛澤東的想法不太一樣的。曹聚仁帶著這些意見,往返於大陸與台灣之間,進行溝通。經過一番努力,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基本達成了一致。

  1965年7月,毛澤東與曹談話中間,毛澤東親筆寫了一首詞《臨江仙》,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依然在,何時彩雲歸。”表達了毛澤東希望蔣介石回大陸安度晚年的誠意。7月20日,回到台灣的曹聚仁在台北日月潭的涵碧樓,向蔣氏父子介紹與毛澤東談話的情況,並且向蔣介石轉交了毛澤東題的詩。蔣介石看了毛澤東的詩後表示,十分感謝毛澤東的好意。同時,蔣氏父子根據他們與大陸溝通的結果,擬出了六個條件。蔣氏父子要曹向毛澤東轉達這六個條件,然後雙方再進一步商量。這六個條件是: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蔣經國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只堅持農業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3、台灣不得接受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4、台灣海、空軍並入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在台灣。5、廈門與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徵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6、台灣現任文武百官的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可降低。

  這些條件,實際上是蔣介石通過曹聚仁和毛澤東多次交涉後形成的,應該說,對雙方都有利。特別是在軍隊問題上、由於毛澤東過去有過讓國民黨保留一點軍隊的意見,雙方在這一問題上能達成統一認識,實在是很不容易的。

  可惜由於不久之後,中國大陸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一些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也受到衝擊,蔣介石得知這些情況後,對共產黨的政策產生了疑慮,便中斷了與共產黨的聯繫。

  毛澤東答應把廬山送給蔣介石養老

  在毛澤東、周恩來的“一綱四目”中沒有提到讓蔣介石回住廬山的問題,而在1965年7月蔣氏父子商量條件時,卻特意把“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寫入六條之中。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蔣介石對廬山情有獨鐘。他喜歡廬山那美麗的景色和宜人的氣候。在大陸時,他曾經有13年是住在廬山的。他在30年代初期,在廬山辦過軍官訓練團。之後,他經常在廬山辦公,在那裡接見各方面政客和外國使節,還經常在那裡召開有國民黨要員參加的小型會議。1933年蔣介石出錢買下了原為英國西伊勛爵的別墅,並且對之進行了改造,增建了別墅西邊的聯體副房。購買廬山房屋後,蔣介石每年中大部分時間是住在廬山的。1948年8月,蔣介石在廬山他的住所一塊巨大石碑上題寫了“美廬”兩個字。蔣介石逃台後,整個廬山上的建築均為國家沒收,包括“美廬”,改建成中共中央的招待機關,後來中共中央又經常在這裡召開重要會議。

  1956年10月,毛澤東在接見曹聚仁時對他說:我知道蔣介石很惦記他的家鄉和他在大陸的一些房產,你可以到處走一走,順便去那些地方看一看。這樣,曹就在當年10月先上了廬山,在廬山住了一個星期,還專門拍攝了“美廬”的照片。他對“美廬”管理得很好表示高興。之後,曹又去了蔣介石的老家奉化,看到蔣家祖墳保護得也很好。他回到香港後,給蔣介石寫了一封長信,介紹了他到廬山、奉化、蕭山、寧波、杭州游歷的情況,同時附上了一些照片,其中有三張是“美廬”的。曹在信中詳細介紹了“美廬”受到保護的情況,說:那裡面的珍貴物品一樣都沒有少,都放在原來位置,連宋美齡用過的鋼琴也放在原來的位置,餐廳裡的銀制餐具一樣也沒有少,蔣介石用過的轎子還擺在原來的房子裡。當然,曹在信中也講道,現在廬山已經歸中共中央廬山管理局所有了,劇院等的名稱也改了。曹怕蔣介石對此不高興,在信的最後寫道:“聚仁私見,認為廬山勝景,與人民共享,也是天下為公之至意。最高方面,當不至有介於懷?”曹在信中還說:“前年宋慶齡先生上山,曾在廬中小住。近又在整理。這些都是中共方面期待你能回到大陸,到時好請你去游山的意思。那時,你原來的別墅,正好準備你來居住。這個意思,我不能不告訴你。”曹還給蔣介石出主意說:如果能夠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你回大陸的主要居住地應該是廬山。“唯情勢未定,留奉化不如留廬山,請仔細酌定。”他還說,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他與中共高層共同的意思。沒有想到,蔣介石看了這封信後,不僅沒有介懷廬山歸為中共中央管理局所有,而且十分高興。他仔細看了三張照片,感慨萬千。他讓曹向毛澤東表達他的感激之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