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誕生記:天安門廣場與人民大會堂的設計方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10:18:54  


 
  有許多群眾反映在集會和遊行時,看不清毛主席和檢閱台上的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為此,“國慶工程”的領導提議進行改建天安門檢閱台的設計徵稿。

  我因此也搞了兩個改建設計方案。一是在天安門城樓南面擴建一個較矮的附台,但對縮短檢閱台與群眾間距離起不到明顯改觀,卻要導致天安門原狀的變異;另一方案是在金水橋南建一個漢白玉的檢閱台,雖可大大拉近了檢閱者與群眾的距離,但又堵住了金水橋的橋頭和天安門的入口。而且這兩個方案,都涉及改變已經定格于國徽上的天安門形象,顯然不能被採納。後來,大概是沒有什麼可取的良策,此事便不了了之。

  規劃局的人員按規定不應該參與人民大會堂設計徵稿

  在萬里、賈星五聽取彙報後不久就通知我:國家大劇院遷出天安門廣場,移至人民大會堂的西側,廣場東側的規劃內容確定將歷史博物館與革命博物館“合二為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和人大常委辦公樓“三合為一”。做這樣的新安排,主要是為了“突出政治”。

  眼看著時間已經過去近一個月,十多個參與“國慶工程”設計的單位提供的應徵方案雖說已經過了七輪評選,卻依然因為沒有理想的設計而難以定案。如果再拖下去,建國10年慶典工程就難以如期竣工,於是,周恩來在國慶前夕做出指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除了老專家之外,發動青年同志參加國慶工程各大項目的方案設計。

  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親赴清華大學,動員建築系的青年教師參加方案設計工作。與此同時,北京市規劃局局長馮佩之也在局內做動員,號召所有建築師都參加人民大會堂的方案設計。我就是在這個動員後,開始進行人民大會堂方案設計的。

  本來,北京市規劃管理局是審核管理機關,是在應徵的設計方案競選中擔任裁判的角色,按規定是不應該參與人民大會堂設計徵稿的。

  周總理“古、今、中、外一切精華,皆為我用”的指示

  因為在做天安門廣場規劃方案之際,我就有了將萬人大禮堂、大宴會廳、人大常委辦公樓三建築用“千步廊”聯結的想法,所以我坐到設計圖板前,腦海里隨即浮現的就是一個“五段式”的建築輪廓。

  設計院的佟錚在和我一起看方案展覽時,曾幾次念叨說:“我就喜歡青年式的(指柱廊式),有朝氣……”他的念叨,使我記起了恩格斯一段有關建築的文字:“希臘建築像晴朗的白天,哥德建築像朝霞,而摩爾人的建築像星光閃爍的黃昏。”我當時想:恩格斯並沒有專門研究過建築學,這幾句話也並非建築專業的經典之論,但它從常人的角度說出了內心對不同藝術風格的建築的審美感受。柱廊式建築風格給人以“晴朗”而平易近人的感覺,人民大會堂是“人民的殿堂”,它的政治性格特徵及新時代建築紀念碑的求訴,都要求它必須給人宏偉莊嚴、明朗開闊而平易近人的氣勢和風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