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蔣氏父子研製原子彈計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3 14:37:09  


  1945年,美國相繼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改寫了戰爭史,人類進入原子時代。

  1945年8月12日,長崎核爆後72小時,美國政府公開發表了一份“史邁斯報告”,全名《原子能的軍事用途:美國政府發展原子彈之官方報告》。

  “報告”有兩個用意:其一,作為美國解說原子彈發展歷程的官方說明,它輪廓性地展現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研發原-子彈的過程,以及製造原-子彈的物理化學程序。其二,提供了一套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在公開場合介紹原子彈的標準說法,避免洩露機密。“史邁斯報告”公布後不久,一份英文版報告就交到了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手中。蔣批交軍政部次長俞大維,請他派人譯成中文。

  蔣介石也要搞中國的“曼哈頓計劃”

  俞大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其專業是數學,因“史邁斯報告”有若干原--子物理專業名詞與理論,俞大維將它交給西南聯大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翻譯。吳大猷則指定高足李政道作初步翻譯,再親自審定譯文內容。

  俞大維閱過報告後向軍政部部長陳誠建議,中國政府應積極開始研製原--子彈,以免再遭外國勢力欺淩。“史邁斯報告”也給予蔣介石莫大震撼,蔣認為中國雖然貧窮落後,但人才薈萃、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規劃一套自己的“曼哈頓計劃”。除了發展原-子彈,陳誠、俞大維等人還提出一系列強化國防航空工業的構想。

  國民黨軍政要員也陸續提議自行研製原--子彈以提高中國戰略地位。曾任軍委會北平行營主任的李宗仁在一份呈給蔣介石的文件中主張,有關原-子彈“研究工作,我國尚無人主持,似應由中央指派專家商討研究”。軍統局局長戴笠也在一份密電中力陳:“查美國最初研究原-子彈始於一、二外國物理學家,繼即成立一顧問委員會,由兵工軍官三人與科學家數人主持之,逐漸推進,我國似亦可先組一顧問委員會主持其事,暫隸兵工署辦理,以保機密而專責成。”國防部部長白祟禧亦在一份密電中建議成立“中央原--子物理研究所”,積極發展原--子彈。

  蔣介石采納戴笠等人意見,任命俞大維籌組顧問委員會,展開原--子彈研究計劃。俞的經-歷與美國“曼哈頓計劃”靈魂人物葛洛夫中將有些類似,他是中國兵工先驅,出任軍政部次長之前當過12年的兵工署署長,留德期間專攻數理邏輯-與哲學,曾聽過愛因斯坦講授相對論,稍後曾在德國修習“彈道學”,成為中國少數鑽研“彈道學”的專家之一。

  此外,俞大維豐沛的人脈網絡也發揮了作用。俞大維籍隸浙江紹興,母親是曾國藩孫女,而西南聯大化學系教授曾昭掄則是曾國藩的曾孫。俞大維當初即透過曾昭掄拓展學術圈的人際關係,認識了西南聯大物理系教授吳大猷和物理系主任鄭華熾。俞大維從“史邁斯報告”中充分理解到,研製原-子彈主要需要三個門類的專家:物理學、化學和數學。最後,物理學家吳大猷、化學家曾昭掄、數學家華羅庚等組成了製造原--子彈的黃金拍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