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毛澤東為何把錦州選作三大戰役的始發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2 09:51:35  


遼沈戰役攻克錦州全景畫
  一九四八年,國內局勢發生急轉直下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軍事、經濟、政治等方方面面,預示著民主革命全國性勝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從九月會議結束的前一天(九月十二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連續四個多月中先後發動三次戰略決戰: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大戰役,使國民黨軍隊的精銳部隊基本消滅,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全國勝利的到來。

  這三次規模空前的戰略決戰,並不是等待到人民解放軍在各方面都已取得優勢的時候才發動。作出這樣的決斷,需要有非凡的膽略和勇氣,但它是有根據的。

  葉劍英寫道:“在這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雖然在數量上還少於國民黨軍隊,在裝備上還低於國民黨軍隊,但是,在兩年多的內線和外線作戰中,已經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戰鬥力。人民解放軍消滅了大量的敵人,繳獲了大量的現代化武器,加強了自己的裝備,建立了強大的炮兵和工兵,提高了攻堅能力,在石家莊、四平、開封等戰役中,取得了攻堅經驗,不但能打運動戰,而且能打陣地戰。同時,人民解放軍利用戰鬥間隙,用訴苦、三查的群眾性練兵的方法,進行了新式整軍運動,加強了內部的團結,提高了部隊的政治質量、軍事技術和戰術。解放區的翻身農民繼續踴躍參軍,堅決進行保田、保家的鬥爭;被俘的蔣軍士兵經過政治教育之後,也紛紛自願地參加人民解放軍,從而使解放軍得到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這個時候,各個主要的解放區相繼連成一片,可以作戰略上的直接支援。”

  儘管如此,在軍事力量並沒取得絕對優勢的這種情況下要下決心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這個決心仍極不容易下。何況還會遇到許多以往沒有遇到過而缺乏經驗的新問題,這裡存在不少未知數和變數,誰也不能說已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沒有犀利的洞察力,確實是不敢下這種決心的。

  葉劍英繼續寫道:“為著繼續大量地殲滅敵人,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人民解放軍就必須攻擊敵人堅固設防的大城市,必須同敵人的強大機動兵團作戰。因此,敢不敢打我軍從來沒有打過的大仗,敢不敢攻克敵人的大城市,敢不敢殲滅敵軍的強大集團,敢不敢奪取更大的勝利,已經成為我軍當時戰略決策上的重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