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辛亥革命:一場預料中的意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7 10:21:53  


 
  更激烈鎮壓立憲運動

  1910年1月到11月,以地方士紳為主的“立憲派”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國會請願運動,但朝廷不僅毫不妥協,拒不立憲,反而採取更加激烈的手段鎮壓立憲運動。1911年5月,清政府發布內閣官制,成立滿人獨攬大權的皇族內閣,讓立憲派分享權力的希望徹底落空。清政府拒絕改革的立場終於招致眾叛親離,改革的空間也喪失殆盡,清王朝垮台只是一個時間或時機問題。

  因此,原本屬於“意外舉事”的武昌起義成了壓垮滿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政府並不信任但又不得不委以重任的袁世凱也深知朝廷氣數已盡,他利用自己培訓出來的北洋新軍在南方革命軍和清廷之間縱橫捭闔,左右通吃,於1912年2月逼退了滿清末代皇帝溥儀,從孫中山手中奪得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中國進入了軍閥稱雄一時的民國時代。

  辛亥革命這場“預料中的意外”顯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開創了亞洲第一個共和體制,是一次偉大的社會進步。儘管辛亥革命沒有也不可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中國後來的發展也充滿坎坷,直到今天憲政共和仍是一個理想,但辛亥革命留給後人的最大啟示卻永遠不會過時,那就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其者昌,逆其者亡。(來源:聯合早報網 作者:于澤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