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揭秘解放軍戰車試驗部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7 16:49:21  



  確實如此――在高原,他們要與嚴重缺氧抗爭;在寒區,要與零下近50度的低溫搏鬥;在海上,他們要與風浪作危險角逐……這些嚴酷的自然環境,既檢驗著裝備各種性能,更檢驗著官兵的精神狀態與生理極限。 

  而且,爲拿到完整數據,一次試驗,往往要跑完一個戰車的壽命。 

  可以想象,當一個鋼筋鐵甲的戰車走向生命的盡頭,以血肉之軀相伴的試驗官兵,又會遭遇多少千難萬險,經受多少脫胎換骨的考驗! 

  1990年第一次進藏,肖順旺負責火控系統的試驗。因爲高原空氣稀薄,空氣動力、阻力等都與平原地區不一樣,試驗初期幷不順利。一次,一發炮彈打出去後,沒爆。肖順旺他們在附近村莊找到了那枚啞彈。 

  怎麽辦?專家說要引爆,但總不能在藏民生活的村莊里引爆吧? 

  肖順旺就懷抱炮彈,坐著212吉普向山里開。 

  山路崎嶇顛簸。肖順旺很清楚,這樣的啞彈,你希望炸時,它可能沒有反應,可在你沒注意時,它可能就炸了……可不管怎麽樣,都要讓這顆彈離村莊遠點,再遠點。肖順旺把炮彈緊緊地抱在懷里,盡量不要讓它受到外力“刺激”。 

  半路上,突然遠處有炸山的炮響了,把另一輛車上的科研處處長嚇壞了…… 

  此次在翻越試驗中一顯身手的老兵潘宏運,也曾直面過死亡――那年的南方海上試驗,因機械故障,坦克沉入海底,駕駛室很快被灌滿了水,他的肚子里灌滿了機油和海水……如果不是在千鈞一發時被彈出駕駛艙,他將永遠也見不到剛剛出生9天的女兒…… 

  這樣的事業,沒有非凡的吃苦奉獻精神,是斷然堅持不下來的。 

  “既然是研制中待定型的裝備,各項性能指標肯定不是十全十美,否則,我們的各種試驗也就失去了意義。”魏火明曾對記者說。 

  研究所政委原路曾給記者介紹過,魏火明是當年從南方戰場猫耳洞里走出來的大學生,當時報紙爲此還報道過。他1989年畢業,1990年就參加了第一次進藏試驗。那一次,魏火明也是與死神擦肩而過:在公路行軍中,因路况不熟,後面的坦克在下一個陡坡時刹車不及,炮管從前車上他的腋下直直穿過――如果稍偏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一晃19年。從一個年輕的測試員到新型戰車試驗的組織者,魏火明最大的追求,就是所負責試驗定型的戰車,能盡早地接受祖國的檢閱、戰爭的檢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