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時事 ->> 動態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疫情長期化致韓國抑鬱人群增加
http://www.CRNTT.com   2020-07-15 11:39:16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據韓媒《東亞日報》報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隨著經濟、社會活動萎縮,韓國民眾心理壓力日益加重,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鬱症。對此,一名執政黨議員提議政府幫助民眾共渡“心理”難關。

  據報道,當前疫情已持續近六個月,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人越來越多。4月份韓國政府實行了“保持社交距離”強硬防疫措施,不少患者擔心被感染,前往醫院就醫人數減少。但韓國健康保險審查評價院今年4月統計的醫院各科目診療費變化情況顯示,精神健康科的診療費為54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6億元),同比增加12.9%。這與同期其他科目診療費的減少形成鮮明對比。比如,小兒青少年科診療費為256億韓元,同比降低67.3%,耳鼻喉科也減少45.6%。

  經濟活動萎縮 導致心理產生疾病 

  報道稱,家住首爾龍山區梨泰院的A某(33歲,女),近期前往醫院精神健康科做了檢查,被診斷患上失眠症。據悉,A某經營著一家實體服裝店和網店,受疫情影響,線上線下生意十分不景氣。同時,無法從供貨公司拿到貨款更是雪上加霜。5月初,梨泰院一帶爆發夜店集體感染事件,顧客人數大幅減少。不斷增加的債務壓力使A某夜不能寐,最後選擇接受心理咨詢治療。

  精神健康醫學科醫師、大韓醫生協會政策理事成鐘浩(音)表示,“一位50多歲的企業家因疫情導致海外出口受阻而患上抑鬱症,不久前第一次來到醫院接受治療”,“最近因經濟上遇到困難而出現抑鬱症或焦慮症症狀,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增加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