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先鋒作家:他們書寫中國與自身的疼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7 09:47:19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1980年代所謂先鋒文學潮流於今看來,實質是一次小說革命。通過這場運動,中國當代文學惡補了一課,完成了納入現代文學潮流的轉折。任何時代都需要前衛藝術。當年的這批人現在都成了中國文學的中堅力量。不管如何來評價中國當代文學的成就,文學永遠需要前衛意識。——《收獲》雜誌主編程永新

  2012年2月14日下午,馬原上了去昆明的飛機,兩小時飛行之後他又乘車前往雲南曲靖的會澤縣。他去看望在自家門前被人打傷的作家洪峰。3月7日傍晚,餘華也到了會澤。

  朋友遠道而來,洪峰感到欣喜:“我甚至還說,要是老友們同時來,我可以再斷幾根骨頭。”

  最近一年多以來,當年的“先鋒派作家”接二連三地進入大眾視野,各有緣由。莫言以近作《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餘華出版隨筆著作《十個詞匯裡的中國》,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事項中選擇了10個詞匯:人民、領袖、閱讀、寫作、魯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他沿著這10個詞匯標示的路徑往返於過去與現實之間;格非推出長篇小說新作《春盡江南》;馬原在告別小說創作20年後重新捉筆,寫出長篇小說《牛鬼蛇神》,被認為“體現現代漢語由夾生淩亂轉向活力清雅有致,是劃時代的作品”。而洪峰沒有想到,他和朋友們再度相見是因為他的被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