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寒 走過暴風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9 18:31:42  


 
  韓寒認為父親韓仁均是是事件中最冤枉的一個。“他是特別清高的那種人,他一個人在單位混的很差,他又特別不喜歡走關係。於是我媽跟他老吵架,是因為我媽希望他混得好。混得好你要托關係的,你要成為黨員。可我爸連黨都沒有入。他這一輩子是根本不可能托人辦什麼事的那種人。” 

  韓仁均能感覺到周圍一些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我爸幾十年清清白白做人,現在被人說成這樣,對他實在是莫大的侮辱。”韓寒說。

  “代筆門”之後,網上充斥著諸如《從筆名韓寒看韓仁均的英語水平》這樣的攻擊性網帖。事實上,30年前,“韓寒”確實是韓仁均最得意的筆名,簡單又好聽好記,兩個字在新華字典上都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太過喜歡這個筆名,幹脆用來給兒子命名。

  韓仁均又翻檢出韓寒小時候的病例為韓寒被指摘代筆的文章《求醫》證名。“我爸就記得是個星期天當時就翻了下日曆而沒查找病例,結果差了一周時間。”韓寒解釋,但終歸說多錯多越抹越黑。
  
  韓仁均費盡功夫只是為了證明他替兒子代筆的只有兩個字:韓寒。他最後花了更大的功夫才明白:一切都是徒勞的。

  “我也很想表明自己的大度,但我不得不說,應該很難再來往了” 

  對於“韓三篇”,韓寒曾抱著“深深的期待”

  韓寒有點懶,玩心也重,但在很多人看來他幾乎從來沒有浪費自己在寫作和傳播上的禀賦:十多年前,他不無得意的在班中傳閱自認為寫得有趣有水平的小說段落;6年前他以一篇《文壇是個屁 誰也別裝逼》挑起“韓白大戰”,一舉折下博客世界吵架王桂冠;30歲的時候,他幾乎用倚馬千言的速度貼出引發爆炸性討論和質疑的《談**》、《說民主》、《要自由》三篇被稱作“韓三篇”的博文。

  這一禀賦讓他名滿天下,亦讓他謗滿天下,使得他自以為洞悉人性之複雜:十幾年前,當他靠新概念作文競賽和《三重門》少年成名,很多圍繞著他的夥伴以羨慕、嫉妒、挑剔和保持距離等方式淡出了他的生活;6年前,陸川、高曉鬆等名人在網上曾對他進行“清剿”,有些和好了,有些則埋下更深的恩怨;30歲出頭,“韓三篇”居然起到了將不同派別團結到一起共同“倒韓”的作用:“左派對你本來就不滿,極右又覺得你妥協。” 

  某種程度上,可以把“韓三篇”看成是韓寒給自己30歲的“謀變”之作。韓寒坦言自己“抱著深深的期待”。

  李承鵬等本來韓寒的朋友開始宣布和韓寒劃清界限,緊接著,是更多學者和作家的質疑。曾經的朋友一個又一個出來反駁他。“討論文章層出不窮,我的作用也就起到了,很多平時不能說也沒人多說的話開始七嘴八舌說出來了。”更多原來的朋友表態了,有的還“表演”了,讓自詡出道早見識多的韓寒只能報以沉默。

  來自作家和出版行業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多,一位和韓寒同樣是“80後”的青年作家說:“這幾年你占據了要多媒體資源,壓榨了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的出版空間。” 

  一個稱兄道弟的名人

  韓寒說,他能接受一切基於其能力、水平乃至立場的質疑和詰問,但“代筆”讓他感受到了一些或許能被稱之為惡意的東西。

  令韓寒最感惡意的是是對其偷稅漏稅的指控。“只要是個寫作者就會知道,根本拿不到所謂的稅前收入,出版社都會代繳。”韓寒留意了一下,公開質疑其偷稅漏稅的人中,有不少是理應是自己拿過版稅的人。

  過年後不久,韓寒接受了一家視屏網站的採訪,事後對朋友說:“這下沒問題了,代筆傳言肯定會破。他們不但採訪了我,還採訪了幾乎所有的當事人。”但在最初流出的剪輯版本裡,幾乎都是不利於韓寒的剪輯呈現,韓寒在鬆江二中的同學朱蓮、金丹華和出版《三重門》的作家出版社編輯袁敏等人的證詞在視頻裡幾乎消失。

  三段採訪兩個多小時的完整視頻數日後出現在網站專題下的“原始素材裡”類目裡。看過的人覺得這跟剪輯視頻裡所傳達的立場完全相反。可是,“原始素材嘛,基本上沒什麼人會看的。”這樣的結局,韓寒始料未及。

  韓寒說,在各種千奇百怪的文本分析充斥網絡的時候曾有一家著名的門戶網站通過字庫和字頻計算韓寒代筆的概率,得出的結論是韓寒的文字風格和出版商兼好友路金波、父親韓仁均都不相似到時韓仁均的文字風格和方舟子的略有相通。唯一兩篇被計算機軟件判斷為“代筆”的韓寒博客作品,是汶川地震時韓寒等人去災區時的賑災清單和他轉載的一篇新聞,這個詼諧而有力地分析最終未能公布。

  還有一個讓韓寒齒冷的傳言在京城文藝圈口口相傳,最早的版本是通過一個和韓寒稱兄道弟的名人,他自稱親眼見到韓寒收完一個郵件後立馬在博客發文,言下之意就是韓寒博客有代筆。其後一個社會名流在代筆門爆出之後添油加醋在圈內大肆傳播,以至於影響到上述網站負責人在內的許多名人對此事的態度。

  儘管有些人被韓寒歸類為“嘴巴比惡意大的那種”,“我也很想表明自己的大度,但我不得不說,應該很難再來往了”。這次事件之後,韓寒偶爾為此鬧心的時候,會看看他們寫的文章或者其他作品,“我發現事實上只能算恰好認識而已,本來就是不能談到一起去的志同道合者。我不混名利場,所以無所謂這些高雅的朋友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