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文萃大觀 ->> 文教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漫點亮春節檔 “文化新名片”再啟航
http://www.CRNTT.com   2025-01-27 13:57:06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臨近2025年農曆春節,國內電影市場的春節檔競爭逐漸升溫。截至目前,共有6部影片定檔2025年春節檔,分別為《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蛟龍行動》以及《熊出沒·重啟未來》。其中,兩部國產動畫電影的加入,為觀眾提供更多觀影選擇。同時國漫IP的加入也為春節檔電影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

  回顧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前二十名,《西游記: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長安三萬里》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深海》《大魚海棠》《茶啊二中》《羅小黑戰記》則是原創故事。它們一定程度上印證著國漫在21世紀的發展線索,也展示著國漫觀眾群體近年來的變化。

  在不斷探索中走向成熟

  從萬氏兄弟1922年製作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為起點,中國動漫已經走過百年歷程。

  1938年,迪斯尼動畫電影《白雪公主》在上海熱映,深受這部動畫觸動的萬氏兄弟下定決心要打造一部屬於中國自己的高質量動畫長片,這就是完成於1941年的《鐵扇公主》。

  196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製作的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上映,這部涵蓋著豐富傳統文化的動畫片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在上映之後的數十年里,《大鬧天宮》曾在44個國家發行、放映。此後,上海美術制片廠製作的48部作品先後在國內、國際上獲獎超過150次。

  如今,每一部優秀作品的出現,都會迎來一波對“國漫崛起”的預測和期待,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國漫受眾群體的日漸成熟——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消費者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漸增長,審美和消費能力也隨之提升。

  2015年後,電影《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等破圈作品相繼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