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果蒙牛沒記性 消費者要長記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7 18:44:16  


  對於這一重大食品安全問題,蒙牛集團在事發24小時之內連發兩條聲明:一向消費者表示鄭重道歉,二聲稱僅有少量產品不合格,“撇清”其他產品質量問題。連年陷入產品質量和企業聲譽危機的蒙牛,面對危機公關時的處理堪稱老練。讓蒙牛集團自以為道個歉就能渡過危機的,或許正是廣大消費者對乳品安全問題的“不長記性”。

  除了此次爆發的“致癌門”,作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蒙牛自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幾乎年年深陷質量困境:先有2009年特侖蘇被懷疑添加OMP(造骨牛奶蛋白)致癌物質,後有2010年陝西小學生飲用蒙牛核桃奶集體中毒。然而,這樣一家質量安全問題頻出的企業,僅僅憑借幾次聽上去好像痛改前非的致歉,就能夠在歷次風波中屹立不倒,並牢牢占據市場龍頭地位,似乎也印證了消費者近乎無底線的寬容。

  由於中國的消費市場過於龐大,即便如牛奶這樣密切關係千家萬戶的食品一旦出現安全問題,也往往只是影響局部地區和人群,而“事不關己”的僥幸心理,又讓不少事故影響範圍之外的消費者自我安慰:“反正這次我沒買到問題牛奶,企業也道了歉,也許以後就好了。”

  消費者的不以為意,也變相助長了蒙牛的“不長記性”,因為連威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質量事故都只需要道個歉就能過關,很難相信蒙牛能夠在致歉之後痛定思痛,下決心狠抓產品質量,徹底杜絕安全事故隱患。這次的事故也證明,連黃曲黴素這種乳製品質量檢測中最為常規的項目蒙牛都疏於管理,不僅造成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而且在事件發生後也沒有主動召回,直到質監部門抽查才“東窗事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