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文萃大觀 ->> 健康 】 【打 印】 
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助力癌症診療?
http://www.CRNTT.com   2025-01-24 15:20:08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腫瘤是全球醫學研究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精準治療腫瘤是實現有效治療的關鍵。然而,精準治療的前提是能夠全面、清晰地瞭解腫瘤內部的分子信息。近年來興起的空間組學技術有望解決這一問題。空間組學猶如為腫瘤拍攝“分子級高清照片”,它能夠在分子層面上全面揭示腫瘤的結構特徵。通過這些“照片”,研究人員能夠深入瞭解腫瘤的具體特徵,幫助臨床醫生獲得更準確的疾病信息。然而,如何在保證腫瘤蛋白分子“照片”高分辨率的同時,還能覆蓋更大的視野,一直是空間蛋白質組學面臨的技術難題。

  針對上述技術難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趙方慶團隊通過空間蛋白質組學技術PLATO,首次實現了在全組織切片水平上對數千個蛋白的空間分布進行解析。中國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癌症診療取得新進展通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微流控技術和質譜分析,成功突破了現有空間蛋白組學技術的多項瓶頸。這一成果北京時間1月2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細胞)發表。

  據瞭解,空間蛋白質組學技術PLATO的一大亮點是其極高的信息利用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有限的樣本數據下就能夠進行高效的全組織空間蛋白質組分析。它能夠在極大的視野下實現25微米的超高分辨率,並同時檢測腫瘤組織中超過數千種蛋白的分布。這一過程就像是從數千個不同的維度同時拍攝腫瘤的“高清圖像”,讓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全面瞭解腫瘤內部的運作機制。研究團隊在乳腺癌樣本中的應用展示了PLATO的巨大潛力:不僅清晰顯示了腫瘤內部分子的分布,還揭示了腫瘤細胞與周圍微環境之間的複雜互動。

  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PLATO有望應用於臨床診斷,特別是為罕見腫瘤的精準分型和個體化治療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未來,研究者希望PLATO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完整的腫瘤分子地圖,使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不再是“一刀切”,而是量體裁衣,從而幫助患者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