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史海揭秘:以色列差點成社會主義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5 15:07:47  


  60年前,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宣告成立,由此導致中東政治格局的大變。今天,以色列已成爲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代言人”,不過當初以色列和美國的死敵蘇聯關系親密,以色列在確立國體時還差點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理想閃耀巴勒斯坦

  衆所周知,以色列建國與19世紀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密不可分,有趣的是,該運動的領袖往往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率先提出猶太人復國理論的普魯士思想家摩西•赫斯就是歐洲最早的社會主義者之一,正是他把恩格斯介紹給馬克思,並和馬恩深入討論社會主義問題。20世紀初,首批來自東歐的猶太人抵達巴勒斯坦,這些人大多參加過歐洲革命運動,是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深受社會主義思想影響。在這些早期猶太移民中,有不少人成爲以色列開國元勛,其中包括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第二任總統本-茲維和後來擔任總理的梅厄夫人。

  爲了使移民社團有效運作起來,1909年,第一座充滿社會主義試驗色彩的基布茲集體農莊在巴勒斯坦北部太巴列湖畔成立,“基布茲”在希伯來語里的意思是“集體”,那里的財産歸集體所有,內部沒有貨幣往來,成員之間完全平等,“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産主義生産原則被嚴格執行。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前,巴勒斯坦地區共出現200多座基布茲,它們對以色列國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阿猶民族衝突日益升級,各猶太社團決定組建一個共同武裝組織———哈加納,它效仿1871年巴黎公社和1918年蘇俄紅軍的架構,將分散的指揮權集中起來,成立最高司令部和參謀部等機構,其成員部署在各個基布茲里。英國殖民者對哈加納恨之入骨,不僅到處圍捕其成員,還暗中鼓勵以雅博廷斯基爲首的猶太右翼激進派與之競爭。1931年春,雅博廷斯基等人完全脫離哈加納,之後成立“以色列國民軍事組織”,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伊爾貢”。伊爾貢常常成片地摧毀阿拉伯人聚居區,而英國當局往往包庇伊爾貢的暴行,還將這些罪行栽贓在哈加納頭上,從此猶太移民左右翼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1933年,第18届世界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在布拉格召開,會議的焦點是任命一個巴勒斯坦猶太人代辦處主席,該機構實際是以色列建國前的“影子政府”。面對這個頗有實權的職位,左右翼政治勢力展開激烈競爭,結果原來持社會主義觀點的本-古里安因突然改變立場,表示支持建立“非蘇聯化的猶太國家”,最終脫穎而出,成爲代辦處主席。伊爾貢的精神領袖雅博廷斯基向與會的歐美猶太富商說:“你們把選票投給你們的‘掘墓人’,他(指本-古里安)是‘第二個列寧’。”本-古里安並沒有成爲“第二個列寧”,但他確實保護和支持左翼人士在巴勒斯坦取得政治優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蘇聯紅軍從納粹集中營里解救出來的歐洲猶太人源源不斷地涌入巴勒斯坦,他們大多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感恩戴德並向往社會主義,他們也將這種情緒傳染給猶太人代辦處和哈加納武裝領導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