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取消“信用卡滯納金”需防道德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2 14:35:35


  近日,央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取消信用卡滯納金,對於持卡人違約逾期未還款的行為,發卡機構應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是否收取違約金,以及相關收取方式和標准。發卡機構向持卡人提供超過授信額度用卡服務的,不得收取超限費。發卡機構對向持卡人收取的違約金和年費、取現手續費、貨幣兌換費等服務費用不得計收利息。

  銀行對信用卡用戶收取滯納金,最早采取的是“全額罰息模式”,哪怕用戶只差1元未還也按全額計息,經常出現“天價滯納金”案例,甚至發生過數千倍的罰息,嚴重增加了持卡人的負擔。因此,公衆對信用卡滯納金非常不滿意,輿論強烈要求取消之,後來銀行改為容差還款、分段罰息,降低了滯納金額度,但仍然不合理。如今央行決定取消信用卡滯納金,信用卡費用市場化,顯然是順應民意,降低持卡人的借貸成本和風險。

  信用卡是市場進入消費時代的產物,由於其是建立在“先消費後還款”的模式上,且給用戶提供了一定的免息期和透支額度,持卡人在刷卡消費時,容易產生一種“白花錢、占便宜”的幻覺,從而忽視了超期還款的違約風險,甚至於漠視自己的經濟能力,而盲目刷卡過度透支,遭受高額罰息,導致背負上沉重的卡債。

  同樣,銀行為了擴大信用卡業務,競相爭奪信用卡份額,盲目追求發卡數量,卻忽視了持卡人的經濟風險,在辦卡時經常違背原則,沒有認真審核申請人的資格,甚至連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的學生,也成為銀行爭搶的對象。如此也造成信用卡市場混亂,違約行為頻發,壞賬率非常高,給金融機構和用戶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銀行取消滯納金之後,需要防範持卡人的道德風險,把控透支底綫,及時提醒持卡人歸還欠款,必要時終止相關服務,避免持卡人無限期拖欠貸款,甚至鑽漏洞惡意透支額度,導致信用卡信貸資產惡化。因此,銀行在辦理信用卡時,要嚴把資格審核關,不要為搶市場而降低標准,將業務重心由辦卡轉向消費信貸服務,營造健康有序的消費信貸市場,以優質服務贏得用戶。同時,持卡人也要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量力而為,不要濫用刷卡透支權利,避免淪為“卡奴”。(來源:市場導報 作者:江德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