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下載安裝學習類APP,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在綫學習、自主學習,成為許多中小學生的學習新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如果利用得好,確實有助於學生提高成績,至少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再也不是那麼枯燥。而學習類APP一旦“藏污納垢”,則容易讓事情往反面發展:誘使學生沉溺於“污垢”內容中而疏於學習。
這種擔心并非沒有來由。未成年人還沒有建立起正確的價值標准和是非標准,在很多時候良莠不分,全盤吸收,這也是未成年人容易染上惡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強、自制力差,難以自覺有效抵擋色情、暴力等網絡低俗內容的侵蝕。而且,面對“污垢”信息有意無意的侵襲,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往往不會向父母與老師溝通,結果成為“無聲”的受害者。
由此觀之,“藏污納垢”的學習類APP亟需“去污除垢”。APP平台首先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發現問題後,平台必須及時處理。任何一個平台,都有義務、有責任通過技術等各種手段對不良信息進行有效屏蔽與過濾,而不能為了吸引用戶關注,增加用戶數量,就不顧及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讓不良信息放任自流。
家長與老師若發現學生使用涉黃涉暴的學習類APP,也要向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等官方渠道舉報,至少要向當地有關部門與媒體舉報。一些網絡平台的“污垢”問題始終難以根除,監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因此,監管部門更要有所作為、主動出擊,對各類學習類APP從嚴監管。若APP涉黃達到入刑標准,當以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起訴運營方。(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李秀榮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