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獵殺”中國概念股漸趨產業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6-13 16:25:34


  調查、破發、停牌,美國資本市場的做空機制,正在像一只無形的手將中國企業創造的巨額財富掠奪而去。這是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的史無前例的滑鐵盧。

  投行、會計師、律師、財務顧問公司,這些曾經在中國企業IPO盛宴中大塊朵頤的分享者,如今,在美國做空潮中又有了新的機會。一條隱秘的利益鏈條在美國“做空”的陽光之下,一方面成就著這一自由市場的監管力量,另一方面,正在對中國企業造成巨大威懾。

做空產業鏈

  “美國證監會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調查的背景,加上中國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正好卡上了對衝基金做空的標準。”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丁旭律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2011年初,美國證監會基於潛在的財務欺詐問題劃定340家中國企業進入調查範圍,這無疑給做空的研究機構提供了一個名單,市場的研究機構如渾水公司(Muddy Water)開始針對這些企業,拋出帶有負面意味的研究報告。

  這些報告引發了市場的看空潮,對衝基金乘虛而入,利用中國上市公司股價大跌賺取超額回報。當然,利益的盛宴絕非到此停止,在對衝基金做空中遭遇損失的投資人下一步就會委托律師進行代表訴訟,要求賠償。

  美邁斯律師事務所聖弗朗西斯科辦公室合夥人Matthew Close告訴記者:“在美國的法律服務市場上,有一類律師專門跟隨這種做空的力量去打集體訴訟的官司,被稱為證券原告律師,一旦有哪家企業遭遇了此類訴訟,與這家企業特質類似的一群企業就成為這些律師的關注對象。”

  專業人士就曾預言,即使目前中國公司股價暴跌,無人提起訴訟,但18個月之後就可能面臨訴訟了,因為《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有不同的追訴期,一般2~5年。除了聯邦法的追訴,有的州的地方法也有5~6年不等的追訴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