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府與開發商學者總能摸到G點浪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4 17:29:41  


  房地產調控13年來,房價越調越高,政策的信譽已經屢次跌停。就是因為總有李稻葵先生這樣的人。

  老百姓現在為什麼對房地產調控一點信心都沒有,任何一個開發商的胡言亂語都能讓大家洩氣,關鍵是,這裡面的水的確太深了。在房地產調控剛剛見成效的時候,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研究過房地產)就出來警示房價下跌的風險,給當局改變政策預熱。中國房地產調控每一次總是功虧一簣,最關鍵的因素依然是政策容易受到利益集團的左右,使得民眾對於政策沒有多大的信心。這些學者和開發商似乎已經準確無誤的摸准地方政府的G點,而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利益鏈上的相關者也總是能夠不失時機的摸一下這些學者的興奮點,讓這些學者浪叫。

  然而,房地產調控13年來,房價越調越高,政策的信譽已經屢次跌停,每一次葉公好龍的政策變化,已經讓政策成了兒戲。如果這一次,在某些學者的浪叫聲中,政策再一次悄然變局,未來出台任何政策,恐怕都不會有人相信了,這對一個政府來說,恐怕比房價下降更可怕。從經濟本身而言,誰都知道,房價下跌對金融、對宏觀經濟、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影響,但如果聽任房價飛漲,最終恐怕是金融崩潰,經濟拖垮,社會和諧蕩然無存。這個道理,李稻葵先生們不會不知道吧。溫家寶一再明確表示“調控決心不能動搖、政策方向不能改變、力度不能放鬆”,為什麼,就是通過堅持調控,一方面為政策正名,另一方面,扭轉惡性的預期。由於開發商和這些學者傳遞的信號,中國房地產事實上形成了一個非常不健康的預期:就是大家認為,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一旦房價真正下跌,政府一定出手救市。這種不健康的預期,是政策信譽幾近冰點以及中國房地產調控無效的根子。一些業主為什麼在房價下降的時候鬧事,就是被這些不健康的預期左右,認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失去了起碼的風險意識。

  萬科總裁郁亮說,萬科已經啟動了冬天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首先就是現金為王,現金流比利潤更為重要。其次就是積極賣房,不囤地。第三,更慎重的買地,買地是最浪費錢的,不能買錯地。”現在,毋庸置疑,隨著供暖季的到來,中國房地產已經正式入冬。就市場本身而言,在緊綳的資金鏈的壓力下,房地產進入“拐點”已是不爭的事實:

  其一,從價格變動的趨勢看,在連續幾個月的小範圍試探性降價之後,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近日均出現了多個項目大幅降價促銷,其中不乏龍湖、中海、綠地、恒大、富力等大型房企,而一線城市的大幅降價促銷行為向二三線城市傳遞,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二三線城市、更多的項目加入降價行列;

  其二,從成交量看,北京10月二手房網簽套數為7262套,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48.7%,這一成交量也創下了近34個月以來的最低值;中國指數研究院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7日至13日全國樓市成交延續低迷走勢,在監測的35個城市中,29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9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