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恨受賄別轉成同情行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8 20:47:01  


  庭審中,原全國人大代表、“粵北首富”朱思宜針對向韶鋼集團第一物資公司原副經理閻蜀南行賄表示,自己供應的煤質量好、價格低,但閻蜀南總是挑刺刁難,“沒有辦法”。朱思宜透露出來的“不行賄就被刁難”,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一時間甚至贏得了一些同情的聲音。

  如朱思宜叫屈的,現實中確實存在“不行賄就被刁難”,但這並不是行賄的理由。行賄者不要忘記,正是自己的行賄吊足了許多貪官的味口,從而加劇了“不行賄就被刁難”的極端性和普遍性。有必要問,“不行賄就被刁難”現象為什麼會存在?這就好像著名的“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命題,到底是先有行賄者還是先有受賄者,一時說不清,甚至也根本不必說清,我們只需要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行賄者和受賄者狼狽為奸,行賄者的肆無忌憚,相當程度推動了受賄者的不知收斂。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放棄對受賄者的痛恨,也不能因為當前存在的腐敗現實,就失去原則,在心理上產生對行賄者的同情。社會始終不曾泯滅光亮,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不屑不願行賄。同情行賄,無原則的同情,對那些堅持信念和操守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公平。而且,就朱思宜的犯罪情節來說,也根本不值得同情。這裡,可以探討對受賄者的判決是否輕了,但這並不是,減輕對行賄者判決的理由。

  行賄者和受賄者如同孿生的醜惡花,總是結對出現的。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籲求權力約束,遏制受賄者尋租的空間,同樣也應該在導向上堅決反對行賄,不給行賄者得利的土壤。維繫肌體健康,有必要像痛恨受賄者一樣痛恨行賄者。(時間:11月28日 來源:東北新聞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