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PM2.5拷問 城市霧霾誰來監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0 15:08:15  


 
  也就是說,現在所有人感受到的咳嗽等反應屬於霧天反應,而非霾天所致。我們暫且不置評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是否合適、是否負責任,我們轉向一組數據,按照10月31日中央氣象台發布的大霧預警,遼寧、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等地都將繼續籠罩在薄霧中,其中部分地區的能見度不到1公里,甚至少於500米。

  有關部門強調的是預警已經從前天的黃色級別下調至藍色,但預警的深切意義其實不在於霧天的減弱,我們都知道它不會持續365天。

  我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這麼多省份會突然集中的出現這樣的天氣,會持續的出現這樣的天氣,會同時感受到嗓子和肺部不舒服。

  霧天,考驗的是國民的呼吸系統和肺,也同樣考量著政府有關部門的態度。我們知道在這些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中,我們的空氣質量在不停的下降,我們也知道我們生活的環境在不斷的改善,但我們更想知道,作為灰霾天的重要衡量指標,PM2.5在美國、日本、德國、歐盟、澳大利亞甚至印度等國都將其納入國家空氣質量的強制性限制標準中來改善國民的健康質量,而我們為什麼沒有勇氣去執行呢?

  在解析這個問號之前,先說下PM2.5是什麼,它與灰霾天究竟是什麼關係。簡單點說,PM2.5是霧霾天氣的監測和衡量的重要指標。嚴格意義上說,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由於顆粒微小,所以肉眼無法看見,易於附著有害污染物和有毒物質,所以對人體而言,危害很大。

  目前,我國在空氣質量方面採用的指標是1996年修改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指定的PM10和總懸浮微粒TSP,這兩項要求“強制性”監測並公開相關數據。但隨著工業污染的嚴重,對於空氣的污染,更大範圍和更嚴重的威脅已經從PM10轉向PM2.5。

  PM10的典型特征是沙塵暴,而PM2.5則主要是出現霾天,其主要危害人畜的呼吸系統和肺部,嚴重時將導致“黑肺”死亡。據了解,美國每年有6萬人因被PM2.5顆粒污染而死亡。所以說PM2.5代表的是一個城市的污染對人的健康危害指數。

  去年,沿用了15年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修訂徵求意見稿,但對於PM2.5,環保部僅設立了參考限值,並未將其納入強制性限制指標。

  不過,我們知道,這份關乎所有國民健康的國標徵求意見函其實當時是以92.6%的“建議增加”呼聲中,以一次小型研討會的“時機不成熟”的原因而被擱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