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PM2.5拷問 城市霧霾誰來監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0 15:08:15  


 
  環保部當時共收到44份意見函,占徵求意見單位的23%,而帶有回函意見的單位只有34家。其中,中國科學院、上海市環境保護局、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和四川省環境保護廳等25家單位一致建議增加PM2.5,陝西省環保廳和南開大學兩家單位以 “沒必要增加PM2.5”和“時機不成熟”不建議增加,建議“增加”的單位比例為92.6%。

  既然一致建議增加,而且對國民的健康如此有益,為何不增加?是因為技術和資金不到位嗎?

  都不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曾明確表示,在檢測技術方面,國內已基本具備推廣PM2.5自動監測技術的條件。真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其症結在於當前糟糕的空氣質量現狀。

  去年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編制說明曾明確提到,目前PM2.5污染較重,如果制定實施PM2.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大範圍超標。與此同時,中國還未展開對PM2.5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缺少監測基礎,因此,從全國的角度制定實施PM2.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仍然較早。

  目前,我國PM2.5主要來自燃煤發電、水泥工業和汽車尾氣排放等,但隨著我國城市汽車的逐漸增多,用電量急劇增加,以及城鎮化的繼續擴大,PM2.5指標的繼續惡化顯而易見,所以對於相關部門而言,公布這些無法或者難以控制的數據和指標,將是災難性的。

  目前,就筆者了解,環保部PM2.5計劃是先由區域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地方PM2.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待全國TSP和PM10污染水平顯著降低,全國PM2.5污染治理條件成熟時,再制定實施PM2.5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而另一個進展是,上述意見稿發布後社會反響很大,環保部已經開始著手修改,環保部污染控制司司長趙華林在10月初曾明確表示,環保部將盡快修改完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納入評價指標。

  但是,不管是那種方向,現在,作為國民的我們,能做的是,等待,只有等待。我們希望在漫長的等待之後,能迎來在藍天下微笑的日子。不過,此間我們要一直祈禱和慶幸,我們沒有在漫長的霧霾天中倒下,如果那樣,是否強制監管,對於我們已經不再重要。(時間:12月8日 來源:經濟觀察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