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危險膠囊再曝監督之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7 14:47:10  


  多年來,藥用膠囊的原料醜聞每隔一段日子,總會被媒體曝光一回。例如湖北的“鋸末膠囊”冒充“藥用膠囊”就屬其中的典型案例。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發布“膠囊裡的秘密”揭露性報道,河北、江西、浙江數省,一條以工業明膠替代藥用明膠製造藥用膠囊的黑色產業鏈浮現在億萬觀眾面前,令觀眾憤慨無比卻又只能扼腕嘆息。

  浙江新昌縣儒嶴鎮號稱中國藥用膠囊之鄉,鼎盛時期,全鄉數百家大小膠囊廠家、作坊,年生產藥用膠囊1000億粒,產量占到全國三分之一。但早報評論員早年前往採訪時獲知,多數廠家和作坊屬無證生產,導致所產膠囊也以“三無產品”居多。

  最早,藥用膠囊生產監管歸衛生部管。1989年,衛生部將其列為藥品監管範圍。1990年起,衛生部向部分膠囊生產的達標企業頒行《藥品生產許可證》,若照此堅持下去,今天的情況也許不至於如此之糟。可嘆的是,這廂衛生部的許可證需要達標一批才能頒行一批,那廂國家醫藥管理局也於1992年起向全部生產廠家核發了《藥品包材企業許可證》。於是,只有中國才會出現的“有趣現象”是,同為膠囊生產企業不但所持生產許可證完全不同,甚至連膠囊的產品屬性也完全不同。如此匪夷所思,直到1998年國家藥監局組建後才有所改觀。但藥用膠囊生產過程,除所用原料被納入《中國藥典》之外,強制性的藥用膠囊質量標準,以及生產工藝標準依然空缺至今。換言之,對央視剛曝光的無良企業,要想對其依法追責,至少在技術標準層面,有關方面會產生某種不踏實感。

  藥用膠囊重金屬鉻嚴重超標,在於部分膠囊生產廠家用低價的工業明膠替代了高價的藥用明膠。而生產工業明膠的原料恰恰系箱包廠、皮具廠、皮衣廠和皮鞋廠所裁剩的熟皮下腳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