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標不是用爛鞋做膠囊的擋箭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7 14:47:50  


  老酸奶、果凍裡的工業明膠剛剛被證偽,不想就有了更聳人聽聞的消息被證實。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一些企業用皮革廢料熬成工業明膠,賣給藥廠制成藥用膠囊,9家藥廠13個批次的藥品膠囊鉻超標。這種六價鉻可通過皮膚、呼吸道吸收,引起胃肝腎功能損害,還可能傷及眼部,出現視網膜出血、視神經萎縮等。誰能想到,生病時指望用來治病的膠囊,有些竟會給人體帶來更大危害。藥企的如此作為,顯然已不僅僅是道德血液的稀缺,而是視法律乃至人類社會的一切規則底線如無物的喪心病狂。

  可就是這樣,涉事企業之一的修正藥業仍對外回應稱,央視送檢的批號生產日期在新國標實施之前,此前鉻元素含量並未納入檢測範圍。這樣的邏輯顯然是可笑。國標沒有設置這一檢測項目,就意味著一種本不該出現的有毒物質,能隨意出現在藥品中嗎?再進一步的疑問是,國標不檢測,是否就意味著企業可以用爛鞋制成的膠囊來製作藥品呢?這樣的邏輯,顯然缺乏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認知,而陷入了以金錢為行為導向的詭辯。

  這不禁讓人想起當初的三聚氰胺奶粉,也是因為之前的國標沒有設置三聚氰胺這一檢測項目,致使毒奶粉流向市場,並導致了一批結石寶寶的惡果。而涉事奶企一開始也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的產品是符合各項國家標準的質量合格產品。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國標再一次成了掩蓋無良企業惡行的擋箭牌。

  修正擺出了國標,但監管顯然不能就此默認那些鉻超標藥品膠囊合格。一種本不該出現在藥品中的有害物質,到底是生產、包裝過程中無意產生的設備污染,還是企業為爭奪市場選擇使用劣質原材料的有意為之,這其實並不是很難區別。而監管對這兩種情況分別採取什麼樣的處置態度,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因國標滯後導致的鉻超標藥品膠囊流向市場,對監管者的公信力會產生怎樣的損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