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英縣“風貌整治”背後的施政邏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2 16:03:21  


 
  同樣是拆,換了居住在老城區的古柏小學教師林華就不同了。

  林華家位於商業步行街附近的小區內,不僅不臨街,而且還是一樓。林華兩口子的臥室窗戶朝外,窗台離地只有半人高。拆下的防護欄林華沒有扔,靠在窗台上。這樣,兩扇推拉式窗戶,仍然在欄杆臨時的保護下。林華的妻子抱怨,自從拆了防護欄,連晾衣服的地方都沒有了,只能晾在客廳裡。

  “說實話,真不想拆。”同林華一樣,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的多位國家公職人員都如此表示,他們家多不臨街,與城市風貌關係不大,但不拆不行,政府壓力難以抗拒。

  6月初,大英縣委就下發了《關於開展清理國家公職人員參與亂搭亂建和違規安裝防盜護欄行為的通知》。《通知》裡清理對象為: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人員(包括醫生、老師以及離退休人員)和其他黨員幹部(含村、社區幹部)。

  之後,各單位採取層層負責的機制,要求公職人員拆除自家的防護欄。“就是局長檢查校長,校長檢查副校長、主任,主任又檢查我們老師。”這時,公職崗位就成為了行政力量勸服的最大籌碼。

  不少公職人員反映,他們受停職停薪的威脅,雖然沒有政策明文這樣說,“但那層意思是表達到了。”林華說。同時,他也有和宋蘋一樣的人情壓力,負責檢查自己的是自己的領導,自己不拆除,人家也交不了差。

  壓力之下,許多公職人員選擇拆除了防護欄,但拆了後,每平方米100元的獎金卻沒有看見。

  大英縣委宣傳部部長劉博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大英縣並不存在強迫公職人員拆除防護欄的情況,目前沒有一例公職人員因為不拆防護欄而受到處罰,至於補償,因為公職人員處理標準不同,之後會補上。

  公職人員“率先垂範”,則被縣領導視為理所應當。“搶險我們幹部要衝在第一線,救災我們要衝在第一線,包括捐款我們機關幹部都要比人家多捐一些,要求機關幹部率先衝在第一線是很正常的現象。”劉博說。

主政者的自信

  自從推進風貌整治以來,以拆除防護欄為起始,大英縣委書記謝代銀,這位到任不到一年的新書記,燒起的“第一把火”似乎爭議多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