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切糕”事件標簽化傾向不可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9:04:09  


 
  毋庸諱言,一部分賣切糕的新疆人存在強買強賣的現象,也有一些新疆人有扒竊行為,但沒有一個統計能夠說清楚多少新疆人在全國各地賣切糕,也沒有具體的數據能夠證明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強買強賣,更沒有關於新疆扒手比例多過其他民族扒手的有力證據。僅憑一些個人遭遇和口口相傳以及網絡的放大,就將某種不良形象強加給某個族群,是武斷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給某個族群貼標簽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在前些年國內有關於河南騙子、廣西砍手黨等各種傳聞,實際上都是以少數行為為整體貼標簽的行為。在國外同樣如此,通常認為,美國的有色人種的教育程度、文明程度偏低,所以在收入方面也要低於白人,但統計數據卻顯示,來自西印度群島的黑人群體掙的錢就比來自波多黎各島的以白人為主的群體所掙的錢要多,日本人掙的錢比一般白人掙的錢也要多。

  當一個族群被貼上標簽之後,他們作為一個整體,就很容易與其他族群形成敵對狀態,在處理族群關係時採取不合作的態度,進而繼續強化標簽的負面作用。因為各種複雜的因素,新疆的一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較慢,中央政府已經出台多項措施推動新疆發展,相信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違法現象的數量會有所降低,這一規律在河南騙子和廣西砍手黨上已有體現。(時間:12月5日 來源:證券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