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市長會是怎樣的文化符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5 11:24:04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啟動以來得到極大關注。6月23日,記者從該活動組委會了解到,截至當日下午5時整,目前暫時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長耿彥波,第二位則是由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報送的晉祠。此外,還有山西大院、晉商、黃河、關公、老陳醋等。

  市長也成了文化符號,難怪圍觀者要道一聲莫名驚詫了。不過“名人”與文化符號之間並非天然不可融合,見“人名”就斷然否定其為文化符號,無疑有些失之偏頗了。現在的問題在於:太原市長耿彥波這一名稱真的具有足夠的文化含量嗎?

  耿彥波是名人,這一點不假,但依據公開的報道事實來看,儘管其主政地方以來,長期打著“文化經濟”的發展牌,也曾被學者稱為懂得歷史遺產保護的“有識之官”,但與其有關的最大文化事件,只是山西大同古城重建計劃。該計劃顯然不足以“總結山西五千年文化標誌物”。況且,耿彥波的古城重建計劃一直是在爭議中進行的。有官員表示,大同太需要這樣的城建大手筆了,有市民則直斥之為激進的“造城運動”。

  從常識來說,文化符號評選要保證其公正性與客觀性,這就要求其與權力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是謹慎的態度。將爭議的市長耿彥波列入山西文化符號的候選人,的確有失妥當。

  太原市長耿彥波最終能成為山西十大文化符號之一嗎?在結果未出之前,我並不試圖去加以定論,但足以定論的一點是,假如他真的當選,此種文化符號會有著“別樣”的意義。一方面,它說明的是權力在各項社會性榮譽評選中乃至是純潔度應該更高的文化符號評選依舊是通吃與無往不勝的;另一方面,它反映的還有拆遷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方式的巨大魔力。這正是太原市長可能成為的“文化符號”。

  一地的文化符號,絕不僅僅是對外展示的名片,它還應包含更多溫情與致敬的東西,一個太原市長耿彥波還無法成為真正的代表。對於沸沸揚揚的評選領先排名,太原市長耿彥波會怎麼看?我們並不知道。但倘若他出面予以投票者感謝,並主動退出評選,那麼我會對此次山西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抱有分外的期待。(時間:6月25日 來源:西安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