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怎樣讓人放心大膽地做慈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3 14:01:04  


郭美美炫富微博截圖
  民政部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去年全國接收捐贈總額約817億元,是我國年度捐贈總額連續第二年下降。其中,紅十字會系統募捐額也連續兩年下降。

  全國接收捐贈總額連續兩年減少,一方面意味著人們的捐贈熱情正在減退,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社會弱者所能得到的幫助日益減少。

  不可否認,以紅會為典型代表的大型慈善機構的公信危機,是全國慈善捐助總額不斷下降的關鍵原因。這事實上也意味著,過去那種粗放型的慈善模式正在漸行漸遠,甚至無以為繼。有一塊很光鮮的慈善機構牌子,就能源源不斷地募錢,然後關起門來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根本無需對捐贈人與社會公眾有所交代,這一套徹底行不通了。因為越來越多的捐贈人,不再滿足於捐完錢就完事,還必須知道最後錢都給了誰。

  這是一個崇尚權利至上、崇尚信息公開、崇尚不斷創新的時代,慈善捐贈額的下降,意味著粗放慈善已經落後於時代。中國慈善需要有一個更加健康更加規範的未來,用公信力取信於捐贈者和公眾,用專業性和有效性造福弱者;大量的公益組織共同服務於每個需要關注的社會角落,並各自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一個領域。就像鄧飛發起並實踐的免費午餐微博公益項目,專注於一個被忽視的社會橫切面,不是想當然地做慈善;以自身專業性和公信力存在於世,不使之變異為個人英雄主義的秀場。

  慈善捐贈連降是一種警示,公益慈善必須變得更專業、更人性、更高效。慈善的未來,應該表現在那些為慈善公益模式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慈善有效性和公信力,堅持為公益建設扎實做事的種種努力之中。就像經濟發展需要轉變方式、需要轉型升級,公益慈善同樣需要轉變方式、需要轉型升級。幾家獨大、廣而不精、毫不透明的粗放慈善模式必將退出歷史舞台,公益慈善必須“百花齊放”並且“術業有專攻”。惟其如此,捐贈總額才能跟隨GDP不斷上漲,造福於社會。(時間:9月23日 來源:江南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