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起審計風暴的不只有政府機構、大型國企,還包括中央部門主管的社會組織。6月24日,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九次常委會上直接點名中華醫學會,在2012年至2013年召開的160個學術會議中,用廣告展位、醫生通訊錄和註冊信息等作為回報,以20萬元至100萬元價格公開標注不同等級的贊助商資格,收取醫藥企業贊助8 .2億元;未經批准違規收取資格考試複訓費1965.04萬元,將618個繼續教育培訓項目收入1.14億元存放賬外。
中華醫學會是一個具有悠久傳統的社會機構,成立於1915年的她即將迎來自己的百歲誕辰。在此一時刻遭遇審計署的審計風暴,稍顯令人驚訝。因為這家中國醫學學術界最重要的團體組織,不過,恰如劉審計長指出的,中華醫學會觸及的是中央部門主管的社會組織依托行政資源不當牟利的底線。換言之,中華醫學會背後濃烈的“官方”色彩,反而成為了一筆負資產。
對於審計署的報告,中華醫學會學術會議部的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回應,而來自衛生計生委主管的某事業單位的一位項目主管則對媒體表示,企業贊助社會組織辦會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非常普遍。“社會組織辦會的目的是促進學術交流,可是辦會也有成本,政府不給出錢,我們自己也出不起那麼多錢,那就只好找企業談贊助了。這些說起來也是跟美國學的。”
“跟美國學的”此言一出,立馬引發輿論反彈。事實上,企業贊助社會機構舉辦學術交流,這些的確屬於國際慣例,但在“與國際接軌”的話語評價甚低的今天,該主管的表態也就顯得自討沒趣了。但是,輿論爭議的焦點與審計署質疑之處並不重合,二者分屬兩個不同的問題面向。社會團體舉辦學術會議,收受企業贊助,只要能夠經得起年審即可,其中並無其他不妥。但審計署指出的問題,不在於中華醫學會收取贊助,而在於收取贊助的過程中存在不當利用行政資源的問題。
中華醫學會下轄83個專科分會,擁有會員50萬,編輯出版123種醫學、科普等各類期刊及100餘種音像出版物,可以說,中華醫學會家大業大,勢力極大。這樣一家機構掛靠在衛計委,承擔了設立醫院採購藥品設備、藥企開拓市場以及醫藥人員晉升的交流互通平台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出發,中華醫學會因為接近衛計委的關係,而有著“二政府”的影子。
所以,問題的根源尚在於類似於中華醫學會這樣的行業協會,因為壟斷,更因為賦予行政化的色彩,而導致了社會團體屬性的扭曲。這類組織一方面擁有政府機構的級別、資源,另一方面又能夠以市場的方式大肆索要贊助費,兩邊利益均沾的結果便是社會組織“怪胎”的誕生。而號稱非營利機構的中華醫學會,頻頻通過利用手中的行政資源進行經營牟利,這與此前被撤銷的“中國牙防組”並無二致,但至於二者的前途是否一致,恐怕現在還不得而知。(時間:7月2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