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第二次韓寒大戰 有話好好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0 23:42:28


  時隔兩年多,又一場關於韓寒的文化爭議烽煙再起。導火索是《中國青年報》刊發的一篇火藥味十足的文章——《“天才韓寒”是當代文壇最大的醜聞》,作者是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此文一出,輿論嘩然,網絡大亂,風雲再起,挺韓寒、倒韓寒再次成為社交圈最熱門的爭議之一,以鳳凰網為例,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參與人數高達60多萬。

  記憶力不壞的人,一定還記得就在兩年多前,圍繞“韓寒代筆”真偽,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曾經掀起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論戰,無數的屌絲、精英都捲入其中,那場混戰仿佛一場星球大戰,打到最後無所不用其極,以至於公共討論幾乎成了“倒”和“挺”的兩派決戰,只關乎站隊不在乎內容、只關乎成敗不在乎道義。“第一次韓寒大戰”中,非理性壓倒了理性、立場代替了真相、口水多於論理,結果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勝者,一地雞毛後,“韓寒代筆”的真相依然撲朔迷離。

  “韓寒一戰”後,反思的聲音時有發聲,特別是在中國進入又一個歷史轉折時期,思想的市場空前活躍,如何在這種背景下讓公共討論在一種規則與底線的軌道上行進,的確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重大命題。剛剛開始的“第二次韓寒大戰”,給了大眾又一次進行公共討論的實驗機會。

  就在《中國青年報》刊發肖鷹文章的當天,該報官方網站“中青在線”又刊發一篇反駁的文章——《不要用大字報的方式來倒韓》,作者同樣來頭不凡,是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儲殷。這可謂重量級知識分子在同一公共話題上的正面交鋒。這場正面對決只是整個“第二次韓寒大戰”的冰山一角,並不是主戰場,更激烈的論爭發生在廣袤無垠的互聯網和手機上。從肖鷹教授挑起戰火、儲殷教授一一對招來看,論戰的路徑、方式還算有理有據、理性克制,即使有“猥瑣”、“騙子”這般直逼下限的用語,但總體而言還算是一場君子之決。倘若放眼更廣袤的空間,會發現戰事就突然激烈了許多,大量非理性的、暴力的、無底線的用語比比皆是,在這場公共討論中,太多參與者又不由自主重蹈“第一次韓寒大戰”的諸多覆轍,當然其中也不乏理性中肯的聲音。

  無論是討論韓寒本人還是他的作品,一個健康正常的公共討論應該是用事實說話、用邏輯說話,倘若偏離了這兩條線,那就很容易讓有價值的討論變成了“幫派爭鬥”。從兩次大戰來看,比公共話題中太多人“不會好好說話”更重要的是,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擺事實、講道理,這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灌輸的常識、規則,但是縱觀成人世界、公共話題,卻有太多人失去了這種能力。為什麼?原因很多,其中根源之一在於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偏差和扭曲,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從家庭到社會,在表面的規則下面,往往是潛規則在起作用,從學生對家長老師的嚴格服從到唯上唯權,傳統的糟粕和思維的封閉,都使得我們一旦觸及“爭、戰”時,往往習慣以勢壓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加之整個社會高速行進中裹挾著人們習慣狂奔而不是慢行,戾氣浮躁四伏,於是,大凡遇到公共話題,最常見的不是和風細雨、溫文爾雅,而是噴口水掄板磚。

  有話好好說,根本還是要在從孩子到成人世界,建立起一套尊重規則、遵守規則的制度氛圍,讓規則和常識固化為思維方式與習慣。(來源:華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