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誰來監管四合院內的違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9 16:30:13


  北京德勝門內大街93號院私挖地下室塌陷之後,雖然有關單位搶通了道路、恢復了電力,但還是在很多人心裡留下了一系列疑問。此事發生後,記者通過數日調查發現,由於一定條件下不用領取施工許可證,而且不必獲得本市購房資格,四合院的開工和交易存在一定的監管盲區,違法建設在相當一部分四合院內存在著。如何監管四合院內的違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土豪”頻購不限購私宅
  
  2004年,北京開放四合院向非北京戶口的個人和團體銷售。近年來北京市雖然出台了多次房地產調控政策,但調控對象並不包括平房院私產房,這些房子中相當一部分是四合院。由於購買這樣的房子不能通過房貸途徑獲得資金,因此形成了一個由“土豪”、中介和投機者構成的買方市場。

  例如,趕集網上一條成交信息顯示,2014年12月02日,北京某管理有限公司一名經紀人掛出了一套位於北京站附近的私產四合院,23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售價為2300萬元。

  而在這個房源信息介紹中,這名經紀人列出了7條優點。其中第5條是“有土地證,利用空間可加倍增長,起二層,挖地下室,有效利用面積達到600平米以上”,第6條是“私產平房不限購,不限套,不管您是不是北京戶口,名下有幾套房子,都不影響您購買”。

  若是在普通住宅市場上,這樣高價的房源並不容易出手。但是昨日記者查詢發現,該四合院狀態顯示為“已售出”,顯然不限購是背後重要原因。

  在北京市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後,小道消息中流傳出一套“曲線購房”對策,即先購買不限購、又被劃定到拆遷範圍的私產小平房,然後隨著政府拆遷政策的落地,直接就能購買有70年大產權的對接安置房。

  “那種買幾平方米、十幾平方米小房的,就倆目的,一個是為了孩子上學落戶,另外一個就是等拆遷換產權樓房政策。”這種說法,記者從一家經營實驗二小“學區房”的中介那裡得到證實。

能私挖地下室成賣點

  既然不限購,那對於四合院等私產平房院的管理和交易,又有哪些監管措施呢?記者連續兩天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對中介行為缺乏管理,一些違法行為甚至變成了賣點,被堂而皇之地掛在各種私產平房院的銷售廣告上。

  昨天,記者在一名平房中介經紀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栅欄南邊的一條胡同內。一個占地100多平方米的小獨院,價格只有800萬元出頭,比“行市”中每平方米10萬元的市價低了好幾百萬元。

  “房主是老太太,沒心氣折騰了,而且這塊地底下有防空洞,不能……”20多歲的年輕經紀人吞下了後半句話,卻半彎著手一揮胳膊,比劃了個“挖”的動作。

  旁邊一名從業年頭更長的中介經紀人說,從他2007年來到北京開始賣院子起,凡是“實土”的院子,都要比這些地下有線路、有人防設施的院落要貴,其原因就是“能挖”。在很多以買賣平房為主要交易類型的中介門店裡,甚至以“地下室”為賣點掛出了一批項目——

  平安大街南,占地160平方米,建面180平方米,有80平方米地下“自建”,售價1380萬元;

  西城後海南沿四合院……占地面積350平方米,有地下室260平方米,價格面議。

  記者沿著中軸路景山到鼓樓附近一轉,深藏在胡同之中的小中介,很多都在以“地下室”為賣點。在一家中介門店裡,店長展示出來的產權證複印件顯示,不同院落的地下室,有的能計入房本面積,有的則不能。

  哪些能入呢?又怎麼才能入房本呢?

  “能入房本的肯定更貴,你買了我再告訴你。”這位40來歲的男中介擠擠眼睛說。

  “在平房區域挖地下室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常見。”一位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鑽漏洞亂挖地下室

  公開信息顯示,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四合院的面積達近400萬平方米,而10年之後,其面積就減少了近100萬平方米。幾年前就有消息稱,北京尚存的古舊四合院、獨院中,產權關係明確、適合上市交易的只有2000餘套。

  如此稀缺的資源和可以預期的增值,使得很多人鋌而走險,開始“挖掘”四合院的更大潛力。

  “我是不懂,你說說,在二環裡弄動靜這麼大的施工,不用批開工證嗎?不用有監理嗎?”德內大街93號院附近的一位大爺說道。

  93號院曾經世世代代居住著一戶張姓人家。記者輾轉聯繫上了原房主的子孫張先生。自從93號院出現塌陷事故後,他家30多口子人的微信群裡就一直在發送老照片:有祖奶奶坐在正當間兒圍著一群子孫的,有大夏天在院裡穿著背心吃火鍋的,也有一張沒人的空鏡頭,鏡頭內的房檐下掛著大紅燈籠,墻角碼著蜂窩煤,映射出北京舊城本該有的平靜安詳日子。

  “我10多年前結婚時,爺爺直接手一揮,說收拾出一間房讓我們兩口子住。”張先生有些哽咽地說。

  張先生一直惦念著那個院子,2013年的一天,他悄悄進老房子看了看,卻發現讓他震驚的一幕。

  “我進去一看,挖得這個深啊,當時就想著安全問題。這房子2010年在他手上的時候就出過事兒,這第二次應該施工報備了吧,要不怎麼能挖這麼深呢?”張先生有些懊悔當時的疏忽,“當時投訴就好了!”

  張先生所說的“施工報備”,其實就是領取施工許可證。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房屋新建、翻建或挖地下室時需要先獲得規劃許可證,但是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或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築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即可開工,這意味著,施工過程中將沒有政府專業部門或者專業機構對其工程執行強制監管。

  很多四合院的建築面積不足300平方米,因此業主可以自行開工。而在開工之後,由於缺乏對施工過程的監管,業主就可能會偷建地下室了。德內大街93號院占地面積才190平方米,不需施工許可證,沒有施工監管,業主因此才得以有機會私挖地下室。

  “正是因為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將在全市範圍內從嚴監管四合院。”市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來源:北京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