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本萬利的漫游費早該壽終正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25 11:16:48


  粗略統計,我國移動漫游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近年來,手機用戶與通信運營商頻頻因高額漫游費用發生糾紛。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來說,已收取20餘年的國內漫游費目前成本已“幾乎為零”,運營商卻仍在收取;另一方面,盡管運營商多次調降收費,但在個別國家,中國旅客的漫游通話收費標准仍動輒每分鐘高達三四十元。(《經濟參考報》5月21日)

  關於漫游費糾紛,媒體最新報道的一例是,海南聯通一用戶多年未出島,近日卻被扣漫游費,對此海南聯通解釋稱,海南島離廣東太近,可能是用戶去過海邊、接收到廣東聯通信號所致。還有比這更奇葩的“跨界漫游費”——浙江網友“劍明亮”家住海寧錢塘江邊,因為江對岸是杭州,一月之內出現4次在家裡打電話產生漫游費的情況。

  漫游費的主要問題還不是動不動就被莫名其妙地多收,而是根本就不該收。早在2007年就有業內專家指出,手機實現跨地區漫游,技術成本接近於零。比如一個雲南人到北京旅游,只消兩地運營商進行一個簡單的信息交換,這個雲南人的手機即可在北京實現漫游,而這種信息傳輸的數據量不會超過發送一封普通的電子郵件;在漫游期間通話無需進行額外的數據傳輸,也就不會再產生任何額外成本。正是因為手機漫游通話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收國內漫游費。

  我國移動漫游通話費一收就是20餘年,每分鐘0.6元的資費多年不變,這種完全不符合商品價格規律的做法在早些年尚有一定道理——移動網絡處於起步階段時,需要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支援作為央企的運營商搞基礎建設,加之彼時三大運營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級市為單位運營的,各地分公司之間成本獨立結算,總會產生一些財務往來上的費用——可時至今日,覆蓋全國城鄉的移動通信網絡已經建成,三大運營商基本實現了全集團整體成本核算,再收漫游費就沒有絲毫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事實上,我國部分區域已宣布取消漫游費。廣東省政府2010年發布的《珠江三角洲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規劃》提出,到2015年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區之間的移動電話長途和漫游資費。去年7月,天津市消協聯合北京消協、河北消協,公開致函發改委、工信部及三大運營商,建議“逐步降低并直至取消京津冀地區長途及漫游通訊資費”,工信部回複稱“政策上不存在障礙”。取消漫游費技術上無障礙,政策上無障礙,然而國內大部分地區漫游費依然收得強悍無比,個中緣由,除了運營商不甘心放棄到手多年的暴利,大約也就剩下難以撼動的市場壟斷地位了。

  至於說國際漫游費,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畢竟漫游到國外要使用其他國家運營商的通話資源,不同國家的運營商之間因此會產生一些結算成本。但國際漫游費是否有必要收得如此之高,依然是個疑問。國內運營商與國外運營商之間的結算協議對國內民衆而言從來都是不透明的,并且國際漫游費的計費方式、計費標准相當隨意,以至於出現“如果用戶投訴,溝通就能減免,沒有溝通就只能照單全付”的荒唐潛規則,足見國際漫游費水分之多,完全有大幅下調的空間。

  去年4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了停止收取區域內手機漫游費的提案,決定從2015年12月起,在歐盟28個國家之間停止收取手機漫游費。看看人家,跨國漫游都不收費了,咱們這兒跨省、跨市還在錙銖必較,差距也太大了。取消漫游費莫非也要像“流量不清零”那樣,得等總理發話了才有動作?(來源:春城晚報 作者:姚文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