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四川醫科大學改名改得出牛校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3 23:09:15


  位於四川瀘州的四川醫科大學,又一次更名,成為“西南醫科大學”。就在半年多前,它才剛剛從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曾經引發了軒然大波。如今,從學院到大學,從瀘州到四川再到西南,不到一年時間,這所大學的“江湖地位”似乎一連翻了好幾個跟頭,學校真的就跨越式發展了嗎?

  如果能通過改名就能改出牛校來,全國那麼多牛校,中國大學不是稱雄全球了?據報道,2015年全國至少有18所高校申請改名,大多從學院更名為大學。過去5年國內有257所高校更名。

  山溝裡飛出金鳳凰,號稱亞洲高考工廠的是一個叫毛坦廠中學的地方,這裡卻位於大別山的山溝裡,是革命老區,當年劉鄧大軍打張家店戰役的地方,如果這個小鎮卻名聞天下,靠的不是改名,而且努力學習,盡管對他們的教育方式有所爭議,為什麼這麼多家長和孩子願意到這裡來的求學吃苦,甚至不少城市的學生都到這裡來讀書,恐怕還是苦讀的氛圍環境,學習求知的意志。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的學校向名校交一些錢,掛著名校的分校名,頂多名校的老師也教幾堂客串課或者文憑用名校的章子,其他并沒有多少變化,如果分校恐怕只是掉進錢眼和自砸牌子,甚至是禍害教育蒙蔽家長貽誤孩子。

  回顧頭來,靠名字包裝就能包裝出名校來麼,這些做法在網絡時代不僅斷了大學文化,而且從零開始,砸了自己過去的好品牌,尤其挖井不止,挖一塊扔一塊,永遠都找不到水。現在的大學創牌子不容易,難道中國的大學全部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或分校,就是北大清華的水平和能力,就是北大清華的自信和擔當,恐怕只能是壞了北大清化的名聲,砸了他們的牌子,亂包裝瞎改名,只能是損害了中國大學的名聲,消費了自己大學的歷史。

  曾幾何時,不少單位冠以中國或國際自詡,但有些單位實在不相稱,不是自大無知,就是騙子,所以國家加強了對國字號、國際號名稱的管理。同樣,我們現在在改革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特別是鄉鎮村的合并過多,使得鄉愁,越來越難找,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傷害,必須警惕這種損害中華文化的做法。(來源:南海網 作者:練紅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