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慣性洩題源於執法不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6 14:13:55


  4月23日是江西省公務員考試時間,但考試結束沒多久,就陸續有考生及網友反映出現洩題情況。江西省人社廳4月23日晚間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江西省人社廳高度重視,正在對有關情況進行核實。

  雖然有數據顯示,受各種原因綜合影響,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的公務員考試,都呈現降溫趨勢。但作為影響很多人前途和命運的考試,根據一公務員培訓機構統計,4月23日全國共有26個省(市、自治區)舉行公務員筆試,總報名人數達到409.5萬,堪稱最大規模公務員考試——確保公務員考試的公正公平,無論如何重視也不為過。以此而言,用公開透明的嚴查回應公衆的關注和期待,事不宜遲。

  據媒體公開報道,不僅是4月23日26個省(市、自治區)舉行的公務員筆試,當天上午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筆試結束後,不少考生發現試題答案與之前網傳的答案驚人相似。而檢視之下不難發現,類似大型考試屢屢被曝出的公開洩題,幾乎每年都有發生。即便是在《刑法》明確考試作弊入刑後,這種事依然沒有停止。

  雖然公務員考試、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是否真正存在洩題,還有待各方給出最終嚴查結果,但這并不妨礙問題的討論,那就是,嚴刑峻法為何未能阻止一再發生的洩題?從報道中可知,有律師表示,考試作弊入刑,法律會追究洩密者、作弊者刑事責任并撤銷其考試結果。簡單延伸:如果一旦查證大規模洩題屬實,對相關涉案人員均以“組織作弊”情節嚴重論,“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并不為過。但正如我們看到的,在近年來發生的幾次引起全國轟動的、“證據確鑿”的高考舞弊案之外,不管是在“考試作弊入刑”之前還是之後,我們鮮見地方“真刀實槍”懲處洩題事件、舞弊事件。這些事件要麼在相關方面“介入調查”“介入核查”後石沉入海,要麼在輿論和公衆一而再追問之下“自罰三杯”應付了事……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既然“考試作弊入刑”已經落地,具體到公務員多省聯考被爆洩題一事上,相關方面應該用嚴查嚴懲維護法律的尊嚴與權威,以儆效尤;用嚴查嚴懲更好補牢相應的保密規範與制度,杜絕後患。說到底,如果一旦“組織作弊”情節嚴重,相關涉案人員均被“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怎麼可能還有那麼多人為蠅頭小利鋌而走險?怎麼可能還有這麼多洩題事件的發生?(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李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