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青年魏則西之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3 22:56:58


 
  剛入校那會,很多同學叫魏則西“學霸”、“學神”、“西哥”。他覺得自己還差得很遠,在QQ空間中回答:“現在還不是,希望明年可以這麼叫我。”

  魏則西喜歡鑽研數據模型,即使在做過一次手術之後的休息階段,他還自學了《數據結構》,“那門課非常難,聽老師講一遍也就聽懂一半,他在家把那些程序都自己寫了一遍”。魏則西的班長馮洋洋對新京報記者說。

  除了計算機,魏則西從小喜歡看歷史、政治和文學類書籍。QQ空間中,他經常用詩句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也成了他日後與癌症抗爭的精神支柱。在醫院的病床上,他讀《論語》,讀王陽明的心學。他想:“要培養出正視一切災厄的偉大心靈”。

  大學老師趙有光(化名)非常欣賞他:“在課堂上討論時事問題,他的表達跟大部分同學不一樣,他的觀點很中肯、視野廣,很全面,他的陳述,我和同學都很服。”

  在生病休學以後,魏則西在QQ空間中給自己打氣:“我之前一直在為未來而活,為夢想而奮鬥。我最快樂的日子是高考前那段金子般的歲月,還有在西電的那段歲月。每天晚上十點半,自習室關門,從C樓回到竹園,暢想未來,希望以後還有機會,雖然同學變成了學長。”

“去吧,偉大,去超越”

  魏則西從小身體不好,不過高中以後慢慢變好,很少生病,在2014年4月發現腹部有腫塊的前一天,他還跑了5公裡。

  檢查結果出來,那不是普通的腫塊,是“滑膜肉瘤”,一種軟組織腫瘤,當時已經是中晚期,死亡率極高。

  父母和醫生瞞著他,魏則西只知道需要手術切除。手術之後,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15日,他接連做了4次化療,25次放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