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春雨疑雲:應停止口水仗,啓動全面調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11:49:30


資料圖片:韓春雨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回應“論文造假”爭議。在此之前,因為大面積無法重複實驗,韓春雨領銜的NgAgo基因編輯技術的重複工作已經遇冷。

  這次韓春雨的自辯,給人的感覺是更像一名律師在消極、謹慎地抗辯,而不是作為一個科學家坦誠、積極地釋明實驗成敗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是讓人遺憾的。

  他說:“實驗已經有人重複出來,連《自然》的記者David都調查過了。”可是David曾明確表示,自己屬於新聞團隊而非編輯團隊,報道不應該被作為韓春雨實驗可重複的證據。而關於是誰已經重複出來實驗結果,韓春雨拒不透露,“是的,我當然知道,但不能告訴你,說出來了那些人就會受到騷擾。”

  在這次的采訪中,韓春雨提到了“有罪推論”,說不會自證清白。這多多少少有一些誤讀。無罪推定確實是現代法治的常識,任何人不得被強迫自證其罪。但這不是法庭審判。法律是底綫,法律之上還有職業倫理、學術誠信、社會聲譽。

  還是要強調,哪怕實驗結果真的不能重複,也可能有多種客觀原因,未必就能坐實韓春雨團隊在主觀造假,在沒有充分調查之前,不能對韓春雨團隊扣上“騙子”的大帽子。實驗結果不能重複和“實驗造假”,兩者判然有別。但是,應該明確,對於前者,韓春雨有證明的責任,因為實驗的真實性是其在科學界贏得榮譽、確定地位、獲得資助的依據。

  其實,科學家無須關心輿論怎麼說,更不必以為戰勝了輿論就萬事大吉,關鍵是科學家的科研成果能不能經得起同行的評價。韓春雨對於那些跟隨他的腳步卻無法重複實驗的同行,負有道義責任。據估算,國內外有幾百個實驗室進行NgAgo實驗,加上人力成本,所耗費的資金或許可達幾億美元。

  在學術爭議上,輿論沒有裁判權,媒體也只能把學術界的聲音轉達給公衆。因此要推動韓春雨事件向前走,還是要靠學術共同體。處於第一責任位置的,是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