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坍塌發生前,豐城“舉一反三”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9 13:06:42


事故現場照片
  11月24日,江西宜春市豐城發電廠三期在建項目發生冷卻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別重大事故。截至24日22時,事故造成74人遇難、2人受傷。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江西省和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後處置等工作。

  事故發生後,救人是重中之重。惟有把搶救人員放在第一位,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施救,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據央視早前報道,事故發生時,正好是泥工和鋼筋工交接班,現場施工人員共70人。而最新的遇難人數則表明,現場可能有更多的人員,這更加讓人心痛難受。每個施工人員恐怕都是家裡的頂梁柱,他們罹難意味著74個家庭坍塌,這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施救、善後,調查原因,問責責任人,這是處理安全責任事故的三部曲。這一事故同樣不例外。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除了“做好救援救治、善後處置等工作”,還要“盡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訓,嚴肅追究責任”。

  而從媒體零星披露的信息可知,事故可能是“混凝土強度沒達到造成”,或與趕工期有關。今年9月13日,建設方代表與總包方、施工方負責人簽訂了《江西豐城電廠3期擴建工程總承包項目地基處理工程“大幹一百天”目標責任書》。趕工期并不必然導致事故發生,但容易埋下隱患,正如“十次車禍九次快”一樣,過於追求速度,則可能蘿蔔快了不洗泥,難免出現事故。

  當然,“趕工期”只是一種說法。最終的事故原因,尚待調查組全面徹查。在靜待事故原因的同時,有必要思考的是,這起事故該不該避免?目前,江西已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舉一反三,系統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真正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