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玻璃大王”不會跑,背後的問題當重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2 12:56:52


  兩個月前,由福耀玻璃投資的美國俄亥俄州的汽車玻璃工廠正式竣工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據公開資料,福耀玻璃對俄亥俄工廠的總投資約6億美元,成為該州歷史上最大的一筆中國投資。

  福耀玻璃是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也被稱作“玻璃大王”。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算了一筆賬,認為中國除勞動力外,多數生產要素都比美國貴。美國電價僅是中國的一半,天然氣價格僅中國的五分之一,加上當地政府補貼,所以購買廠房基本沒花錢。若把其他優惠條件都考慮在內,在美國投資的總利潤比中國“多百分之十幾”。於是,輿論認為,“玻璃大王”也要跑了。

  一邊鼓勵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到海外投資辦廠,一邊又把企業對外投資辦廠看作是企業家“跑路”,到底是“跑路”還是投資,到底需不需要企業到國外投資,這是一個問題。畢竟,這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大局,關系到中國對外投資戰略。如果盲目地給企業對外投資扣上一個“跑路”的帽子,是會影響到企業的對外投資熱情的。

  筆者的看法是,“玻璃大王”是不會跑的,但是,他所反映的問題,卻值得好好思考。因為,他所進行的成本比較,是近年來輿論一直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已經引起決策層高度重視的問題。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務”,就有降成本,而所說的成本,就是指企業成本,其中,實體經濟成本過高是核心。為什麼制造企業在投資、創新方面的能力下降、動力減弱,很大程度上就與成本過高有關,與各種負擔過重有關。成本高,利潤自然就少,風險也就大了,這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不願接受的,當然會選擇到成本低的地方去投資。

  說“玻璃大王”不會跑,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理由。首先,中國仍然是消費的主戰場,產品需求容量大。雖然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辦廠,生產的玻璃主要針對美國和北美市場,但是,國內市場也是不可能放棄的。不放棄國內市場,“玻璃大王”就不可能把企業全部搬遷到美國去。除非他真的想“跑路”,不然,只會是去海外投資。

  其二,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并不只是一個“高”字,還有一個“嚴”。勞動力成本“高”,可以通過其他方面消化,甚至獲得的利潤更高。但是,“嚴”字可能就不是“玻璃大王”所能掌控和消化的了。這裡所說的“嚴”,是指美國勞工可不像中國工人那麼“溫順”,那麼好管理,加班、報酬、社會福利等都會比中國要求高得多、規矩多得多。特別是加班,美國勞工是不會輕易加的。如果強行加班,就會驚動工會。一旦工會出面,企業主是沒有辦法的,否則就會罷工。這對已經習慣了讓職工加班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來說,可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